怀化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周依琴(左)专访怀化海关党委书记、关长王友华(右)。(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摄)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田张卓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情况下,怀化外贸顶压前行,以逆势上扬的姿态,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近日,怀化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周依琴对话怀化海关党委书记、关长王友华,解码这座内陆山城如何以“国际陆港”为支点,撬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怀品”贴上“国际标签”,在“一带一路”和RCEP新机遇中跑出开放加速度——

数据解码:山城外贸“破浪疾驰”

周依琴:王关长,您好!近期,海关总署及长沙海关相继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国、全省进出口外贸数据显示起步平稳、外贸韧性凸显。在此背景下,怀化第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数据也备受关注,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王友华: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怀化外贸进出口35.4亿元,位居全省第九,提升2个名次,同比(下同)增长9.3%,位居全省第三。其中,出口32亿元,增长4.3%;进口3.4亿元,增长101.2%。

从企业主体来看,一季度怀化民营企业进出口34.1亿元,增长12.9%,占同期怀化进出口总值的96.5%。外贸实绩企业178家,增加27.1%,特别是生产型企业中实现外贸进出口破零的有26家、翻番的有8家。

从贸易伙伴来看,一季度怀化外贸“朋友圈”达到14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非洲进出口8.4亿元,增长127.8%,特别是对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多哥等国家均实现倍增。同期,怀化对中国香港进出口5.5亿元,增长103.4%,占15.6%;对东盟和美国分别进出口8.3亿元、3亿元。

从进出产品来看,一季度怀化服装、农产品、箱包出口增长迅速,分别出口4.9亿元、1.5亿元、1.2亿元,分别增长106%、52.4%、29.6%。进口农产品1亿元,增长123.5%,占同期怀化进口总值的29.9%。

总的来看,怀化面对外部困难挑战多的严峻形势,各部门和广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同向发力,推动一季度怀化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开门稳”。

周依琴:结合这些数据,您认为怀化外贸经济发展态势如何,有什么亮点与趋势?

王友华:从刚才介绍的一季度进出口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怀化外贸实现总量进位、质量提升。这里,我想再用四组数据让大家更加直观感知怀化外贸发展态势和亮点。

第一组数据是国际班列开行数量。2022年怀化国际陆港开行中老、中越和铁海联运班列151列,2023年开行455列,2024年开行数量突破1000列,达到1009列,年均增长1.6倍。

第二组数据是外贸进出口总值。2022年怀化外贸进出口46.8亿元,增长135.6%;2023年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3亿元,增长124%;2024年外贸进出口137.6亿元,增长32%。三年间怀化外贸规模增长近3倍,外贸增速连续稳居湖南省第1位。

第三组数据是外贸实绩企业数量。2022年怀化有外贸实绩的企业仅120家,2023年达到207家,2024年已有320家,年均增长64%。特别是到今年一季度,怀化外贸备案企业首次突破1000家,达到1048家。

第四组数据是农产品出口货值。2022年怀化国际陆港建成运营后,国际班列带动怀化农产品跨山越海、走出国门,实现出口0.2亿元,2023年出口5.7亿元,增长27.5倍,2024年出口12.6亿元,增长1.2倍,有力助推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我们从上述四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欣喜地看到怀化外贸发展动能很足、潜力很大、未来可期。



王友华关长(中)赴出口企业实地调研。(乐建芳 摄)

陆港引擎:内陆腹地“通江达海”

周依琴:说到怀化国际陆港,怀化海关既是服务者,也是见证者,这三年来国际陆港给怀化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王友华:怀化国际陆港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它的建设发展为怀化经济社会带来了非常明显的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增强了开放意识和动能。怀化因为地处内陆腹地,不沿边、不靠海,以前很多企业局限于国内市场,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存在“不敢、不愿、不会”的思想。但是,自从有了怀化国际陆港以后,特别是通过国际班列把产品卖向全球、尝到甜头,企业的开放意识越来越强、开放动能越来越足。

其次,促进了产业升级与集聚。怀化依托国际陆港,发挥人力、物流、出海通关等优势,奋力打造箱包皮具、电子元器件等适港型产业,一批批重点产业项目纷纷落地怀化。

再次,助推了经贸合作与交流。怀化通过中老、中越和铁海联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营,有效畅通了与东南亚、欧洲、非洲及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2024年怀化外贸“朋友圈”达到177个国家和地区。

周依琴:刚刚您从宏观层面,剖析了国际陆港对怀化带来的变化,那从微观个体层面,带来的改变是什么?

王友华:从企业层面来讲,怀化国际陆港为企业走出国门构建了快捷高效的物流通道,很多企业都突然感觉国际市场似乎近在咫尺,依托国际班列使自己的产品实现跨山越海、畅销全球。

比如,湖南恒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以前生产的氯酸钠基本是通过间接供货给中间商出口,不仅外贸数据流失外地,而且企业利润也不高,2023年企业依托怀化国际陆港实现自营出口1.7亿元,企业出口额、利润都实现跨越式发展。再比如,麻阳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不知道外贸是什么、怎么做,到水果、蔬菜、禽蛋、竹荪打入香港市场实现出口“破零”,再到开通“果蔬拼装”供港直通车,实现2023年、2024年每年出口果蔬数亿元,2025年禽蛋每日稳定供港,这些都是有了怀化国际陆港以后,取得的实际成效。

周依琴:从去年起,怀化榴莲价格大幅度下降,老百姓实现了“榴莲自由”,这是不是国际陆港给怀化人民带来的实惠?

王友华:是的,以前东南亚水果需要先到沿海口岸进行集散,再转运到怀化。正是由于怀化国际陆港开通了中老、中越等冷链物流班列,像东南亚的榴莲、香蕉、龙眼以前需要3-4天运输,现在都能够48小时抢先入怀直奔老百姓的餐桌。现在,“陆港1号”商场进口商品琳琅满目、佳惠冷链物流中心批发市场进口热带水果物美价廉,今年一季度怀化进口东南亚水果达到了2302.5万元。

如今,怀化正在全力打造进口商品集采中心和中部地区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特别是即将举办第二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这些贸易业态的打造都将给老百姓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海关护航:国门卫士“聚力赋能”

周依琴:怀化海关这些年是怎样助力怀化地方经济发展?

王友华关长:2023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重要回信中,明确了海关“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提出了“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目标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海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怀化海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在坚决筑牢国门安全屏障的基础上,重点从抓实政策落地、优化通关便利、提升服务质效等方面,全力促进怀化外贸高质量发展。

周依琴:怀化海关具体用了哪些真招实策为企业“出海”赋能?

王友华:我们怀化海关为服务保障更多的“怀企、怀品”走出国门,可以说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

比如,为确保农产品符合出口国标准要求,我们专门成立助农“小分队”,从源头把控质量,助力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服务怀化水果、蔬菜、粮食加工品等农特产品出口远销10余个国家和地区。再比如,为支持怀化禽蛋出口,我们联合怀化市税务局多次到企业开展调研,把控食品安全、规范申报手续、加快通关和退税时效,有效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信心。今年一季度怀化出口禽蛋1787.1万元,增长18.7倍。

这些年来,我们发挥海关专业技术优势,采取“指导备案一批、免费检测一批、促进出口一批”的“三个一批”措施,指导备案食品出口企业41家、果蔬包装厂14家、果蔬基地36个、食品原料基地10个,免费为企业出口农食产品检测样品,为企业节约检测费用100余万元,助力怀化农食产品出口实现成倍增长。

周依琴:怀化目前出口产品主要是哪些?进口产品又是以什么为主?

王友华:据怀化海关统计,怀化出口的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箱包、水果、蔬菜、竹制品、纺织服装、化工品、动漫玩具等。比如,今年一季度电子元器件出口12.1亿元,文化产品出口3.6亿元,果蔬出口额位居湖南省第2位。

进口的产品主要有木薯淀粉、热带水果、冻品、锑精矿、铬铁矿等。比如,今年一季度进口木薯淀粉2.6万吨,增长1.6倍,怀化正逐步成为中国—东盟木薯淀粉集散中心之一。

周依琴:这其中有哪些“怀品”卖得特别火?

王友华:从农产品来看,麻阳的冰糖橙和鸡蛋、会同的魔芋、洪江市的黄金贡柚、中方的干米粉和桔片罐头、鹤城区的调味品等,热销中国香港和东盟、欧美等国际市场。比如,今年4月19日,麻阳蓝凤凰公司10.5吨冰糖橙经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启程发往马来西亚,这是麻阳冰糖橙首次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从工业品来看有会同、麻阳和经开区的箱包,会同、靖州、洪江区的竹制品,鹤城的锂电池、中方的艾条、沅陵的电感器、洪江区的光引发剂、新晃的硝酸钡、麻阳的点火枪等,实现出口份额稳步增长。比如光引发剂,出口量占到全球市场的近1/3份额,可以说相当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另外,我们联合商务、税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常态化深入怀化13个县市区企业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和市场分析,发现怀化还有很多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可以走出国门,比如新晃的黄牛肉、龙脑和黄精产品,靖州的杨梅和茯苓,麻阳的猕猴桃、黄桃,辰溪的粉糍粑,芷江的葡萄酒等,都可以大胆闯入国际市场。另外,怀化文化底蕴深厚,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有潜力,我们希望“非遗出海”能够尽快成为怀化外贸出口的一张“新名片”。

未来图景:开放高地“向海腾飞”

周依琴:第二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即将在怀化举办,怀化越来越有“国际范”,您认为这对企业将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王友华:怀化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沪昆国际贸易大通道的交汇点、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结合部,有着显著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物流优势等,目前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怀化打造为“1+4”中心,“1”即是建设湖南东盟货运集结中心,“4”是打造东盟班列集结中心、跨境电商集拼中心、进口商品集采中心、中部地区冷链物流集散中心。“1+4”中心建设将为企业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下,更可以为企业投资发展坚定信心、指明路径、提供平台、叠加政策。

5月8—11日,怀化将举办第二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这将有利于进一步释放RCEP自贸协定政策红利,企业可以通过这次经贸博览会参展,争取签订一批外贸订单,不断扩大东盟市场份额。国际商品交易区还将引入RCEP各成员国特色商品,企业可通过“买全球+卖全球”模式拓展销售渠道,企业还可以借助怀化国际陆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探索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周依琴:最后,您能否展望一下怀化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前景?

王友华:怀化这几年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国家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离不开怀化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各部门担当作为、同频共振和广大外贸企业无畏风浪、勇毅前行,在海外市场闯出一片天地。

“成如容易却艰辛,事非经过不知难。怀化外贸取得的成绩,充分印证了内陆城市通过打通国际物流通道、培育特色产业,完全能够突破地理局限,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一带一路”纵深推进和RCEP红利持续释放,怀化这座“向海而生”的内陆山城,必将在开放发展的赛道上跑出更加耀眼的“加速度”。



春日下的怀化国际陆港活力十足。(全媒体记者张卓 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