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尤其是当特朗普出场后,局势更是复杂得像一团乱麻。曾几何时,特朗普相信自己有能力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问题,可惜现实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最近的一系列事件表明,他似乎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普京“玩了一把”。
这件事要从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梵蒂冈短暂会晤谈起。在教皇的葬礼上,两位领导人进行了十多分钟的单独对话,紧接着,特朗普便在社交平台上开始大放厥词,指责奥巴马和拜登时期没能妥善处理乌克兰问题,看似替自己开脱实则无奈之举。而对于普京,特朗普同样不吝批评,指责其反复无常,继续对乌军发动空袭,毫无停战诚意。
然而,事情的真相或许并不是这么简单。有分析认为,普京其实深谙特朗普急于调停的心理,在持续军事压力的同时,还缓解了来自西方的经济政治制裁,这样的操作给俄罗斯腾出不少喘息空间。特朗普任期内,美俄关系趋于缓和的同时,美欧之间的裂痕却进一步加深,最终造成拜登政府时期所带来的外部压力骤减。普京仅用谈判的假象,就为俄罗斯争取到了主动权。
特朗普不仅减弱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还试图逼迫基辅方面就矿产协议让步,甚至承认俄军对乌东四地的控制。想想看,没了美国的大力支持,乌军在俄军面前还能有多少抵抗力?事实证明,俄罗斯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胜利就是最直接的佐证。
当地时间4月26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报告,俄已收复库尔斯克州。他还表示,俄军目前正在乌克兰苏梅州开辟安全区。
而这一切都出现在普京对俄乌战争进程持谨慎乐观态度的时期。尽管乌东地区的前线没有大的变动,俄军未再大规模推进,但普京似乎不着急。他更倾向于维持现状,并利用特朗普在职期间尽可能争取利益最大化,希望基辅承认克里米亚以及其他被占地区的事实。
说白了,特朗普这出“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的戏码,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个国际笑话。他高估了美国的影响力,却没能真正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点。面对外界的嘲讽,他只得无奈地表示自己是“开玩笑的”。
无论特朗普是否被普京耍了,结果已经很明显。在俄乌冲突这个地缘政治的角斗场上,俄罗斯虽然采取了对峙战略,但从未放弃领土扩张的企图。在此过程中,特朗普政府的策略失误成为俄罗斯的意外之喜。但需要强调的是,俄方也并非没有代价,持续的冲突和西方的制裁依然对俄罗斯内部稳定与经济发展构成威胁。
另一方面,乌克兰本身也面临巨大挑战。在失去了库尔斯克等地的掌控后,乌克兰的战略地位和士气都遭遇重创。乌军在俄朝联军的联合打击下损失惨重,而这些损失很可能在未来的谈判桌上成为不利因素。
其实,对于特朗普来说,真实的考验在于如何调整对俄政策,使其从对峙转为真正的和平谈判。然而,显然他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也低估了普京的战略深度。这样一来不仅未能达成自己设想的和平,还让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备显尴尬。目前,特朗普的政策倾向于通过“二级制裁”向俄罗斯施压,但这些措施到底能否奏效,还有待观察。制裁能够暂时切断经济命脉,却未必能改变一国的战略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