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025电视剧导演大会”在宁波影秀城丽筠酒店隆重开幕。会上,爱奇艺CEO龚宇接近20分钟的演讲,揭露了如今长剧行业的真实情况。“不管是电视台还是视频网站,电视剧的观众都在流失,而且同比的时长,观看人次数的负增长非常严重,特别是最近两三年非常严重。”
财报数据显示,2024全年,爱奇艺总收入为292.3亿元,较2023年下降8%;归母净利润为7.6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0%。
图源:摄图网
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去年爱奇艺仍然处于盈利状态。要知道,2020年至2022年,爱奇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三年分别亏损70.4亿、61.7亿、1.36亿,累计亏损高达133.46亿元。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观众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他娱乐方式多样性、多元化的原因。从剧集的角度,新的一个品类就是微短剧,也在高速发展,分流了很多注意力,这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而且非常闹心或者是扎心的一件事。”龚宇说这段话时,有些无奈。
今年2月份,财视传播与短剧头部制作公司的匿名负责人(下文简称短剧从业者)进行了一次对话。从短剧从业者的口中我们了解到,“短剧发展起来,做网剧的应该是最愁的,另外,长剧平台爱优腾(爱奇艺、优酷、腾讯)应该也很愁。”
图源:摄图网
短剧不是一个风口,而是一种剧集的形式,它就是给手机定制的一个视听影像形态。短剧从业者很兴奋的和我们分享,“如果一直有手机,它就一直会存在。打开电视机看电视剧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动机的,我为什么要打开电视机,为什么要走进电影院,我要想一想,但是打开手机不用。付费投流时代,抖音会直接推到你面前,那你就被吸引了,有时候不自觉的去看了一部剧。”
如今的短剧走向了免费的道路,平台也从抖音转到了红果,期间会多一个跳转平台的动作,需要的观看动机会变强一些,但看短剧需要投入的时间成本低,“爽点”更密集,这是它独特的地方。这也使它能跟电视剧、电影一样,长久的存在下去。
龚宇也很清晰的看到了这一点,他在发言中表示,“这种微短剧特别是竖屏微剧,它在有意无意的,培养大家的情绪,看剧的这个情绪,可能高于故事人物的要素,当然不是二选一的,这不是排它性的,这个情绪也是人物故事来推进的,来决定的。可能跟几年疫情开始,到后来这社会情绪有一些变化有关,大家对情绪的关注非常重要。”
新事物的生长,总是需要汲取旧事物的“养分”。如今的一些观众看惯了快节奏的爽剧,再回去看那些前铺后垫的剧情,实在是会让人看着心急。
“金主”大幅缩减预算
造成电视剧观众流失的另一个原因,是宏观经济的不好。电视剧的主要的收入,一部分是会员收入,一部分是广告收入。现如今,这两部分的收入越发困难。
龚宇表示,现在降薪情况普遍,失业率也特别高。一些人在一线城市月收入五千块钱六千块钱,在大城市过的非常拮据,但是他们回到老家以后,可能没工作。或者有工作都挣一千两千,这时候让他们一个月掏25块钱买个会员基本就不太可能了。当然了还有降薪,包括公务员,在很多地区都在降薪。
图源:摄图网
对于品牌来讲,经济环境不好,生存也很艰难。而电视剧的广告,主要是品牌广告。当经济不好的时候,营销预算是先开始削减的一环。
根据Totem《2025年中国营销与媒体趋势报告》,参与调研的95个品牌营销高管中,48%品牌表示削减2025年的营销预算,代理商和供应商在2025年的预算削减计划中处于首位,其中有31%将销售转化率列为品牌营销首要目标。而且根据调查数据,这是自2019年以来预算削减率最高的一年。
据龚宇分享,“这个预算削减的幅度太恐怖,电视台都知道,好的频道一年一百多亿的收入,现在前几天听说原来的一个一线的频道,去年收入勉强十几个亿。我们稍微好点,爱奇艺2018年的时候,品牌广告收入100亿出头,接近110亿,去年已经萎缩到40多亿,我想有我们自己做的不好的原因,但是更大的原因是市场原因。”
长剧集为何不讨喜?
一直以来长剧集行业都在资本眼里很不讨喜,为什么?
龚宇在活动现场这样分析,“大部分的行业说资金一年流转几回,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项目几年流转一回,所以从资本层面角度来讲,是非常不愿意选择的一个投资。从政策资源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往后的选择。比如说很多地方政府宣传部,愿意把一部分资金支持电视剧的拍摄播出,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转向去做微短剧,因为它快,能快速达到传播目的。”
据“金科王律”表示,拍一部中等品质以上的电视剧,平均每集成本在150-500万之间。如《六姊妹》这部能在央视CCTV-1黄金档播出的高品质电视剧,在参考《乔家的儿女》、《都挺好》等家庭剧的成本基础上,估计《六姊妹》的单集成本应在300万-500万的区间之内,取个折中400万的话,38集的《六姊妹》成本当在1.5亿元左右。
图源:摄图网
“这是个很大的一个困境!减什么成本,一大堆问号。减演员片酬?减编剧费?导演费?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说的清的,在这么一个市场萎缩成本继续攀升的环境下,整个产业链非常脆弱,搞不好什么一件事整个产业链崩溃。”龚宇在说这句话时,一脸的无奈。
如果只是投资太大,也不足以让资本不喜,更重要的是亏损比例和周期的多重压力。
图源:摄图网
对此龚宇也表示,现在一部剧500万600万(一集)挺常见的。但总体来讲我们还是盈利的,虽然盈利非常艰难。这是什么概念呢?大概100部电视剧的话,30%到40%是不亏损的,亏损率达到50%以上。
一个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制片人朋友对财视传播吐槽说:“一部剧能不能盈利很玄学,流量明星、宣发、等等关键要素都具备了以后,还得看运气。很倒霉的人也有不少,去年的时候就有一个电影,因为主角的角色能不能定义成英雄有争议,审核没过。这上哪说理去,前面剧本送审都没问题,都拍完了,上面的人一拍脑门,突然不能过。那可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了最后全打水漂,这事圈里人应该都知道。还有剧在排播演员塌房了的戏也不少,这行的资本是真的难,所以现在能够拿钱出来做剧的,几乎就只有爱优腾了。”
相比于降低成本,缩减制作周期似乎更重要。从资本的角度来看,龚宇表示,“周期太长直接后果是压的资金越来越多,一部剧,短的八九千万,长的两三亿,然后一年投资50多部,八九十亿资金占着,一个作品周期短的话两年。资金是有成本的,所以缩短周期让资本负担轻一些,让更多的资源不畏惧这个行业。”
相较于资本的引入,缩减周期更直接的好处是能够紧跟观众的喜好变化,这也是短剧为什么能够快速脱颖而出的原因。据短剧从业者介绍:“我们的一部剧从剧本到播出,基本能控制在三个月左右,播完拿到数据就会复盘,根据市场情况快速调整下一部剧。”
相较于短剧能实时跟进观众喜好,长剧就显得船大难掉头。不过,真正难掉头的原因,是好剧离不开大成本投入和长制作周期?还是层层加码的人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文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