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杀招来了。

早前,住建部发布国家强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并在5月1日正式实施。

之前对新规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层高不低于3米的标准,意味着更好的空间,更好的居住体验。

但是,对于广州楼市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两个重要的规划指标:

1)住宅限高,不得超过80米。

2)建筑容积率3.1。

看下图,广州属于第Ⅳ类建筑气候区划,对应新国标,高层控制在26层,楼高80米,建筑容积率3.1。



我收到的消息,以上的政策,广州要落地。

其实,对于住宅限高80米这个政策,我们上周就悄悄说过,也是全网首提。

今天再提,是因为信号更加明朗了。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以前的项目规划,只要过了,就没什么影响。

但是,新增量的地块规划,要落地。



住宅层高3米,容积率3.1,限高80米...

这些都是足以改写楼市游戏规则的指标。

无论是对于地方出让金收入,以及开发商产品规划输出,购房者的居住体验...

以前买油车,现在让你买新能源。

要注意的是,这次广州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下了大决心,有实际动作的。

这样一来,整个广州市场,又是一轮大洗牌:

1、低密度产品变成主流,超高层加速折旧,重塑整个市场供需面:

广州市场,其实苦超高层久矣。

大家的反馈,普遍是对超高层有抗性的,等电梯久、拥挤、安全隐患高、公摊面积大、维护成本高。

偏偏广州又有太多的超高层供应了,这个政策影响面会很大。

据南都在2024年统计,最近五年间,广州40层及以上的一手住宅达到49个,近十年亮相的超100米超高层一手住宅至少上百个。

其中最多的区域在荔湾,至少达15个,黄埔12个,海珠区有9个,增城9城,反而天河很少。

很多热门板块,花地湾、海珠西、老黄埔、万博、广钢新城,都充斥着大量超高层。

事实上,市区很多新房,30层以下的产品都少见,加上3.1容积率这个条件,能达标的非常少。

以前还好说,大家都是超高层,客户左挑右挑也跳不出这个圈子。

但以后就不同了,大批40层以上超高层中间,新加入26层以下、容积率才3.1的产品,真就是掀桌、是代际革命。

再者,5.1新国标,不是只有住宅限高这一点,还有层高提高到3米(上版标准是2.8米),对日照、噪声等也有更高要求。



所以,整个市场的供应面、需求面都会被重塑。

1)对还没入手的买家来说,以后能享受到低密度住宅,比如小高层、板楼、叠墅、或者高低配产品。

2)对开发商来说,发挥空间更大,卷品质的时代到来,广州整体的人居品质会提升

3)但对在售的超高层存量新房、次新二手房,无疑又是一次背刺。



未来新一代新产品趋势,就是低密度产品+好房子标准+新规使用率,反之就是旧产品,价值加速折旧。

彻头彻尾的,绿皮换高铁,重构市场新需求。

接下来,广州一二手价格体系,拉差一定会越来越大。

2)单个地块的拆迁成本和经济平衡很难做到了,需要连片开发统筹。

广州为什么有这么多超高层?

本质上是为了平衡经济成本。

尤其是旧改项目,拆迁成本高,为了平衡经济成本,就只能把容积率往高了做。

上边说过的黄埔区12个超高层项目,其中10个都是由旧改孵化而来。



但是现在新国标一来,超高层会越来越难卖,融资区滚动不起来,旧改会更难推动。

但如果让开发商现在降低容积率,那可售货值减少,又会面临成本收不回来的问题。

尤其是对黄埔,那些还没规划审批通过的,单个项目的经济平衡很难做到了。

总之,新国标、新政策之下,会刺激广州市场发生一系列变动。

大家可以关注4月30日拍地,白云三宗地和番禺广场地块容积率都是3左右,据我们所知,房企关注度很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