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为"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应对准备",南京大报恩塔的兴衰重生,恰是这一主题的生动诠释。4月18日,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启了一场以"共享文明记忆"为主题的全球行动,诚邀各国机构、收藏家及公众共同参与,让毁于战火中的琉璃塔,借助全球藏品的实物征集、数字收集与研究重获新生。
今年是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馆十周年。馆长王文溪表示,大报恩寺琉璃塔作为古都南京的地标性建筑,在早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此次全球征集活动,让散落的文明碎片重归故土,让消失的遗产重获生命。目前,包括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等全球近10个国家的30家相关机构收藏有至少100件相关文物。
据了解,此次全球协作行动不仅将做好对于流失的文物构件、遗址残片、工艺珍品等的收集与保护工作,还将重塑文化遗产档案,深入挖掘与收集大报恩寺及长干里地区相关的老照片、口述史、回忆录、艺术作品等。同时,通过与国际博物馆的合作,收集流散全球的文物与建筑高清图片、数字建模等数字化藏品,探索数字文明时代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
大报恩寺几经兴废,至明代迎来鼎盛时期。以准宫阙规制建造的大报恩寺琉璃塔被誉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1655年,荷兰人约翰·尼霍夫随使团访问中国,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详尽描绘了该塔,让其声名远扬。
大报恩寺的藏品收集与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南京市民王陈鑫及其家人拒绝了外国藏家的高价求购,将珍藏的琉璃构件捐献给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小捐赠者王抒墨捐赠了1991年不丹发行的迪士尼联名邮票,方寸间展现了琉璃塔与南京城的独特风貌。画家徐开利捐赠了根据19世纪英国铜版画创作的油画《世界奇观·大报恩寺》。
此次征集工作将严格执行文物管理规范,捐赠者可获颁捐赠证书或收藏证书,并予以适当奖励,有意向捐赠者或参与者可电话咨询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征集热线:025—52657717、025—52009999,邮箱:linwanqiu1991@163.com。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呢 通讯员 王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