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粗粮这东西,我小时候是一百个抗拒。玉米面窝头、蒸红薯、绿豆稀饭,听着都没白面馒头来得诱人。可等真到了自己操持三顿饭,尤其翻看了各种健康推送、养生短视频,慢慢发现老一辈还是有几把刷子的。立夏之前,身体经历换季,雨水一多又湿又困,精细饮食真容易把肚子养成“气球”,皮肤也差、精气神掉线。如果这时换换粗粮,除了健脾疏湿,养胃护肠,还能给每一顿增添点“原始的温度”,一举多得说的就是它。

那到底吃哪些粗粮合适?我家和身边朋友轮着试了一圈,总结了五种最值得吃,而且年轻人、孩子也不容易抗拒的。


一、燕麦——早餐界的C位担当

说到燕麦,我一度以为这玩意就是外国麦片。直到有一次回东北姥姥家,她弄了锅“燕麦粥”,满屋都是谷香。那口感,跟市面速溶麦片、加糖加奶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真正的燕麦,是带着皮壳的“裸燕麦”或者轧压成片的“原味燕麦片”,煮出来颗粒分明,嚼着略带沙沙的筋道,比想象中香多了。


历史上,燕麦在我国北方是传统主粮,被《本草纲目》叫做“莜麦”,健脾养胃更是一绝,还有说燕麦“降三高”、护肝肾。当然,现代市场都爱凑热闹,超市货架上的“燕麦”种类多得眼花。进口的贵气洋气,国产的便宜实惠,价格差一两倍。以我自己的小结论:别被五颜六色的包装骗了,有点嚼劲、无糖无添加的“裸燕麦片”才是真的好货。大包500g十来块,贵一点的30块出头,但实际上性价比很高。


我家早餐经常搭配:牛奶、坚果、香蕉丁、葡萄干,煮个十分钟超级快手。最强实用感受——快捷、饱腹、润肠,吃一碗到中午都不饿,也没那种“精米面”吃完一会儿就困的疲软感。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高糖高添加剂的燕麦乳、速食麦片,偶尔尝鲜可以,经常吃还是要控量。毕竟粗粮要粗着吃,才好处最大。


二、红小豆——祛湿通便又养颜

每年春夏交替,朋友圈里保温杯里“红豆薏米水”一大波刷屏。我一度以为这就是大家随大流,后来特意查了查,原来“红小豆”在食疗里地位超高,健脾祛湿、利尿解乏,而且补铁养血,对女生更友好。


但这里要区分下:“红小豆”可不是甜糯的赤小豆。经验告诉我,买豆子货比三家很重要。进口“红豆”动辄四五十块一斤,国产小粒的二三十元一斤,身边朋友说东北、江苏的红小豆品质佳、口感粉糯。市场最怕踩雷的就是“假冒拼装豆”,有一次在网上买,便宜得不正常,煮出来完全“不开花”,硬得像橡皮糖,味道寡淡,亲身踩坑。建议在本地老粮油店选购,看豆皮色泽均匀、颗粒饱满,试煮一次很快酥烂的,就是好豆。


简单一锅“红豆薏米粥”,配合大米、小米或者燕麦片,既下火又补能量,家里孩子老人都能喝。偶尔磨成豆沙,或者做成豆浆,加点蜂蜜或自制的低糖桂花糖浆,既是时令甜品也不怕甜腻。


三、玉米——最有烟火气的粗粮主角

玉米也是年年不缺席的主粮之一。小时候外婆常弄玉米糊糊、玉米发糕,后来才知道“玉米粥”在立夏前有健脾、消肿、通便的小妙用。鲜玉米、糯玉米、老玉米,哪种都能做主食,玉米糁玉米渣可蒸可煮,价格亲民,农村地头收新货便宜得要命,市里超市精品装也不过十几到二十块一袋。


有一年尝鲜买了进口的罐头甜玉米,发现太甜、粒大却寡淡,最后还是国产新鲜玉米味更淳厚。得挑白胖、饱满、颗粒整齐的,新鲜蒸煮,直接啃着吃才过瘾。玉米渣熬粥,加一把燕麦小米,入口那叫一个顺滑贴心。

市面上也有一些“玉米代餐粉”,动不动卖到三四十元一包,说实话我觉得挺智商税的。自己买点粗粮回来搭配煮,比买代加工的健康又实在。


四、薏米——健脾去湿之王

薏米(也叫薏仁),在我心里是春夏不可或缺的主食小能手。小时候不怎么爱吃,嫌它“太清淡”,长大了才知道,薏米能健脾渗湿,胃肠敏感、小肚子容易胀气的人,立夏前多吃点感觉很舒服。薏米粒硬、需要提前浸泡,煮出来清香糯滑,炒制过的薏米加在米饭或粥里,微微米香,是很天然的幸福味道。


我试过便宜散装的和精品小包装的,差别还挺大的。便宜薏米容易夹杂杂质和发霉颗粒,优质薏米个大均匀、色泽雪白,煮出来滑溜细腻。薏米有两种:一种圆头、粒小为主,多为国产用,价格低廉(十几块一斤),一种长粒大颗(进口泰国薏米),一看就清新养眼,就是价格小贵。日常吃其实不用太花哨,国产好货足够了。

搭配习惯也是亲测得来:薏米要和红豆、燕麦、小米、糯米搭配,单吃有点“闷”。最近新迷上的吃法是把薏米煲鸡汤、排骨汤,加几片姜片,健脾祛湿一绝(适合全家)。


五、荞麦——低GI控糖好帮手

荞麦也是我家春夏必备粗粮,尤其适合家里有控糖需求或减肥目标的朋友。荞麦煮出来自带一股清苦的香,做成荞麦面、荞麦粥、荞麦饭,口味带劲,还能降低米饭的“负罪感”。荞麦的历史也悠久,《齐民要术》《本草纲目》都大书特书,说它“利肠胃,能解热毒”,真是养生控的心头好。


超市荞麦分三六九等,有剥壳荞麦米,有挂面型,有纯荞面(虽然纯的其实少,很多加小麦粉的)。我个人经历是网络上买的杂粮米混合荞麦量普遍偏低,选纯荞麦米或者比例高的面更实在。价位也合理,国产的十几元一斤,进口的日式荞麦面更贵一些。市价差异大多来自加工精细度、荞麦原产地和包装档次。


荞麦最大优点是血糖生成指数低,吃主食不怕胖、餐后血糖不飙升。试着给家人做过荞麦饭和荞麦面,搭点蔬菜卤,清爽解腻,夏天吃特别舒服。不过要注意:荞麦粗纤维多,初吃的人建议少量慢加,给肠道个“适应”时间。


其实粗粮这么多,市面品牌从几十块的精品杂粮礼盒到十几元一大袋的平民装都有。我的经验是:多数进口、包装很花哨的杂粮其实差异有限,多半是品牌营销+包装成本拉高价格。自己去粮油市场、社区小店买,只要多问多看,抓住新鲜、颗粒饱满、不发霉有虫的基本要素,料理出来一样原汁原味。大批量采购不适合小家庭,毕竟粗粮久放容易生虫,省点心多买多吃新鲜为妙。

吐槽点嘛,要说有,有些网红品牌的混合粗粮“分量超足”,打开发现泥沙俱下、不分比例,配图超美但实际吃起来口感单调;有时图便宜买散装,存放不好夏天真容易变味。现在我买粗粮宁可频繁少买一点,也不贪大份装,常温密封保存,现吃现煮,不留尾巴。


选购小窍门

经验来看,粗粮买回来要先清洗、挑出杂质,喜欢层次口感的就多样混合搭配,保持粗细比例7:3最好(比如白米搭粗粮、杂粮和细粮变着法交替)。对于平时主食很单一、肠胃敏感的朋友,建议一开始别下太重,慢慢增加,肠胃才能适应。小孩和老年人就更要注意先软糯再升级~就是那个“耐心养成记”啦。

偶尔偷懒试过网上粗粮小锅粥、粗粮汉堡包、杂粮饼,虽然快捷但保质期偏长不是百分百原味,自己随手煮煮其实更划算——并且幸福值高很多!


立夏前吃对粗粮,真的能让身体能量感满分,脾胃舒畅少湿气。老祖宗的饮食智慧,真不只是嘴上说说的道理。咱们春天健健脾,夏天自在瘦瘦地过,健康满分,幸福感爆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