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天坛搬山、故宫修缮、前门改造……在首都城市建设过程中,北京城建一直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
在京城地产圈,这家企业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天坛府、国誉府一经面世总能引发热潮。
实际上,北京城建最早在1998年涉足房地产业务,整合资产组建了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次年2月实现上市。
不过,即便布局时间早,但这家企业直至2019年以后才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一方面,彼时完成合并住总集团;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作为国企的北京城建拥有先天优势。
步入黄金发展期的北京城建,在近几年实现了规模跃升与业绩增长。
然而,2024年,市场压力犹在,行业竞争亦不断加剧,北京城建也面对市场下行压力。从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这家企业面临着利润降低、大额计提、纳储变少等难题。
当然,北京城建也试图寻求新的突破之法,比如首入上海布局新市场、打造高端品牌、发力文旅产业……
当下的北京城建,亦处于山坳之上。
利润下行
房地产开发仍旧是北京城建的主要业绩来源。
数据上看,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42亿元,同比增长24.94%。其中,房地产开发收入247.52亿元,上涨约26.84%,这一业务占比高达97.29%;租赁收入、物业管理收入分别录得5.64亿元、0.49亿元,增长0.36%、22.5%。
营收增长难掩利润失速:同期,该公司实现归母净亏损9.51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5.59亿元;扣非净亏损为15.49亿元,ROE净资产收益率为-5.84%。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整理
为何频频推出“现象级”产品的北京城建,会遇到增收不增利的问题?
一方面,因地产项目整体开发周期较长,成本攀升;另一方面,过往企业拿地价格较高,在政府限价与楼市下行影响下,房价下跌成为普遍现象,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多重因素影响下,北京城建各项业务盈利能力走弱,这或许是利润下行的关键。
从毛利水平来看,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毛利率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出现了折半。其中,2020年房开业务毛利率达到31.52%,2024年这一数值仅为14.10%,五年时间减少了17.42个百分点。
除房开业务以外,该公司租赁业务毛利率同比微跌0.49%至88.83%,而物业管理的毛利率则大降28.06个百分点,为46.94%。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整理
分区域来看,北京城建业务主要集中在北京区域,其次重庆、海南等地区也有少部分业务。
2024年,北京城建在京城打造了天坛府、香山樾位等项目,前者网签金额刷新北京单盘纪录,后者则位居北京高端住宅销售前列。
但即便如此,北京城建在北京区域的业务毛利率缩水仍旧明显,2024年北京区域毛利率为15.10%,下滑5.65个百分点。
要知道,2020年,该公司于北京区域的业务毛利率达到35.09%,如此看来,其盈利水平直接减少了20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北京城建于青岛的业务毛利率为1.64%,同比下滑15.31个百分点,天津与其他地区的毛利率则为-2.86%。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整理
除造血能力下降以外,资产减值与投资业务也是导致北京城建2024年出现盈转负的原因。
财报透露,过去一年,北京城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共计27.43亿元,其中,存货跌价27.41亿元。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存货主要就是买来的地、正在盖的房子和已经盖好的房子;至于存货跌价,主要是地块价值、房子售价低于其买地、建造成本带来的,简单来说就是“面粉贵过面包”。
查阅发现,2024年内,北京城建对其持有的北京龙樾合玺、门头沟永定镇项目等均做了计提减值,前者4.01亿元,后者0.04亿元。
一线城市尚且如此,其他城市的减值更加明显。期内,北京城建对重庆龙樾生态城项目合共计提3.69亿元,青岛樾府项目计提7.72亿元,南京浦口项目计提2.05亿元……
除了计提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为-1.3亿元,应收账款、票据等坏账损失共计393.14万元,因投资北京科技园建设、中科招商、京城佳业等带来的投资损失7.22亿元。
首入上海
北京城建的地产业务起源于1998年,同年,该公司整合资产组建了城建发展,并在次年2月A股上市。
而后在2001年,这家企业通过大规模资产置换,将施工类资产置出,全面进入房地产行业,自此以后逐步形成了“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即房地产开发、对外股权投资和商业地产运营三大板块。
不过,即便经历了上市与资产置换,但北京城建的增速却未达预期。
以首开股份作为参照,同样是北京国企的代表,首开股份在2018年便突破千亿门槛,而彼时北京城建仍旧在百亿规模徘徊,直至2019年合并住总集团后才迈过200亿元关口。
2021年,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背靠建筑航母的北京城建迎来了黄金发展期,随后几年规模迅速跃升、业绩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城建实现326亿元的销售额,正式挤入行业前20强。
然而,2024年,北京城建却没能延续过往快速发展的走势。从销售表现来看,年内该公司的销售金额回落,实现202.72亿元,同比减少37.82%。
同期,该公司销售面积亦回滑36.41%至46.71万平方米,销售均价4.34万元/平方米,降低2.2%。
从结转情况来看,报告期末,该公司实现结转收入186.99亿元,结转面积为48.67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减少3.35%、35.45%,期末待结转面积仍有318.34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整理
从预收房款来看,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北京城建实现预收房款272.1亿元、363.13亿元及306.13亿元,这些金额预计会在接下来两到三年时间陆续转化为营收、利润入账。
业绩端下滑的同时,北京城建在土地投拓端亦显谨慎。
2023年,该公司新增土储建面共计82.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9.93%;2024年新增土储进一步减少至35.2万平方米,下降五成,期内权益新增土储仅29.97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整理
该公司在官微表示,北京城建坚持土地投拓计划与债务压降均衡匹配,下大力气推动项目快周转、存货快去化,持续提升运营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除了巩固于北京大本营的地外以外,北京城建还将目标瞄准了上海市场,年内在上海杨浦区连拿两宗住宅用地,实现首入上海。
对北京城建而言,住宅开发方面已经形成了龙樾和国誉府系列的高端品牌,这一定位与上海市场尤为契合。
此外,北京市场盈利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北京城建也急需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新增长极。
据了解,今年3月初,该公司上海首个项目国誉府正式开盘,去化率超过八成;上海翎翠滨江项目也在3月末实现开盘。
库存去化
财务方面,北京城建还面临着短期偿债压力较高、存货周转能力较弱等问题。
计算下来,2024年末,该公司有息负债余额为442.64亿元,有息资产负债率为36.21%,公司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与有息负债总额比例为20.35%,流动比率为1.65,速动比率为0.34。
这些数据均表明,北京城建偿债能力存在一定的压力。
从更细致的数据来看,报告期末,该公司442.64亿元有息负债当中,公司信用类债券为227.5亿元,占比超过五成,其次,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与其他有息负债分别达到116.13亿元、57.7亿元及41.31亿元。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整理
在上述有息负债当中,一年以内到期的债务金额共计109.6亿元,而超过一年的是333.04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7.79亿元,未能覆盖年内到期债务。
财报透露,该公司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3.37亿元、131.16亿元、55.75亿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存货周转的压力。
据了解,2024年,北京城建总资产共计1222.29亿元,其中存货为775.95亿元,存货比率达到63.48%,虽较前些年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计算存货与流动资产的占比,这一数值达到75.29%。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整理
存货作为房企主要的流动性资产,占总资产比重的波动情况反映企业对发展速度与发展安全性的权衡。但在市场下行的当下,存货资产占比过高不仅会造成资金占用,增加流动性压力,同时也面临减值压力,对企业也是一大挑战。
存货变现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北京城建的情况来看,2020年已建成、待出售的物业货值共有163.46亿元,占总存货的18.82%;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这一比值逐年提升,分别达到23.73%、24.42%及29.99%。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整理
2024年,北京城建总存货为775.95亿元,尚未建成的物业共计477.81亿元,已经建成待出售的存货共计298.12亿元,占比提升8.43个百分点至38.42%。
显然,对北京城建而言,加速去化、降低库存就是改善经营流动性、降低负债压力的关键。
山坳上的地产 | 跨越地产分水岭高处的山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