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肥胖是疾病的上游,跟心血管事件、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而肥胖是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都可能要面对的问题。”4月26日,在“健康体重 医者先行”主题推进活动包头专项行动启动大会上,橙红丝带行动发起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孟化在宣读行动倡议书时说。橙红丝带行动同期启动。

橙红丝带行动的宗旨是:尊重生命,消除歧视;防治肥胖,重塑健康;全民参与,共创未来。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2018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与2002年的 22.8%和7.1%相比大幅增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提出,有预测显示,若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

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相关患病人数也会变多,这也增加了医保基金的压力。2022年发表于《JAMA》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通过减肥手术实现减肥的人,患癌症的风险降低32%,癌症相关死亡的风险降低48%。减重不仅能延长患者健康寿命,还能减少医疗支出,实现“个人与社会双重获益”。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肥胖常被简单地归因于个人的“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患者代表、橙红丝带行动代言人宇宙的体重一度达到了740斤,几乎相当于5个成年人的体重。他曾怀疑自己是别人口中的“懒、馋、不自律”。

直到2024年年底,因过度肥胖陷入昏迷状态的宇宙遇到了中日友好医院代谢减重中心孟化多学科团队,他33年坍塌的人生才迎来了重建的希望。“他们用专业与温情让我明白:肥胖不是道德缺陷,而是需要系统治疗的慢性疾病。”宇宙说。

在孟化多学科团队的努力下,宇宙在减重240斤后,于2025年1月6日做了对称三孔袖状胃手术。“这次手术不仅切除了我2/3的胃,更切断了缠绕我二十多年的羞耻感链锁。”宇宙自豪地说:“我现在的体重是360斤,终于可以独自洗澡,出门游泳,去菜市场买菜,甚至,都能自己剪脚指甲了。之前这些事对我而言都是奢望!”

“这只是个开始,宇宙还需要继续减重。”孟化强调:“其实,生物本能使很多人都需要面对肥胖的挑战,我们不应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心态歧视肥胖者。”

在孟化看来,进化生物学为现代肥胖提供了深层注解:储存脂肪的基因是人类祖先熬过饥荒的“生存密码”,而光吃不胖的基因早已被自然选择淘汰。当物质匮乏时代进化出的生存机制,遇到了食物过剩的现代环境后,肥胖便成为生物本能与环境剧变的必然产物。

现代社会的“致胖环境”也无处不在:高油高糖的饮食陷阱、过度喂养的家庭文化、便捷的交通消解了运动的机会,共同编织了一张无形的“肥胖之网”。

与此同时,另一个重大的致胖因素也经常被忽略——心理问题。肥胖者常伴随敏感脆弱的心理状态,有一种强烈的羞耻感。

孟化认为,对于超重、肥胖问题,根本的破局之道在于社会共治:建立支持性环境,普及“控油比控糖控碳水更重要”等科学认知,在健康政策中融入心理关怀等。

“肥胖问题就是现代人生存困境的缩影。”孟化说:“唯有超越个体归责的狭隘视角,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健康生态,才能在生物进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找到可持续的肥胖防治之道。”

橙红丝带行动将以“医者先行”活动为突破口,直指医生群体自身健康问题——当医者以超重之躯教导患者减肥,其说服力自然消解。为此,行动倡导医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健康生活方式。

“每一份善意都能成为重塑他人生命的支点,当我们传递健康希望时,也在治愈自己的人生困境。”孟化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