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曹操和袁绍年少之时,看到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相约共同起兵,匡扶天下,振兴汉室,驱逐权臣,还政天子。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两个人心中也是最好了最坏的打算,国家很有可能陷入几十年甚至长达百年的乱局之中。
袁绍出身虽然更高贵,但知道自己智谋远略上面不如曹操,就问曹操说:“若事不济,则方面何所可据?”曹操回答说:“足下意以为何如?”
袁绍回答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回答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01
历史真的是有天命,袁绍和曹操在年轻时候就对未来局势进行了一番讨论,那个时候两人还是战友,并不是敌人。袁绍询问说如果未来有一天出现了不可预料的情况,那什么地方是能够作为根据地的呢?
曹操没有直接回答袁绍,他知道袁绍之所以这样问,肯定是心中有了答案,想听一下曹操的意见和自己有不有不同,所以他就先问袁绍的意见,看中了那一块地方作为根据地?
袁绍回答说,他准备在黄河与燕地、代地之间作为自己的根据地,把匈奴胡人作为自己的后备军,从北向南争夺天下,不知道这样可以吗?曹操说自己只会任用天下智谋之士,去统率他们,这样哪里都可以作为根据地。
后来历史果然如同二人年少时候的计划一样,袁绍起兵之后占据了冀州河北等地方,拥兵数十万,人口百万,且与匈奴等胡人交好,拥有强力的后援,成为了汉末群雄之中第一大诸侯。
而曹操则是选择了自己的“任用智士”之路,他从起兵以来,重视人才,礼贤下士,先后收取了多名谋士武将,其中最重要,对曹操霸业影响的莫过于鬼才郭嘉。
02
公元207年,曹操官渡之战胜利之后,准备乘胜追击北方的乌丸和袁绍残部。当时对于追击袁绍残部和胡人势力这个问题,曹操内部争斗补休,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大决战之后应该要好好修整。
而且非常看不起袁绍儿子袁尚,认为袁绍都不击败了,难道这个袁尚还能翻天不成?曹操手下武将开始傲慢了,认为袁尚不过是一个亡命之徒,而且匈奴胡人本身就是贪财好利,难道还会真的追随袁尚从北到南打过来不成?
而且如果深入辽东追击袁尚的话,搞不好刘备会说服刘表北伐偷袭“许昌”,到时候万一许昌没有守住,汉献帝被刘备他们接走了的话,曹操失去的不仅是大义名分,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其实这些将领分析的不无道理,在那个五胡乱华、蒙元入侵、明清易代尚未出现的时代,骄傲的汉人武将不相信袁尚这个丧家之犬能够统率匈奴诸部南下侵略中国,也不相信曾经和大汉帝国并称为东亚双雄的匈奴大单于就这样愿意臣服一个败军之将。
所以这些武将认为追击袁尚这个残余势力没有必要那么急迫,最重要的是修整,回到都城之后好好的加固一下城防,整合一下官渡大决战之后的各地势力,防止刘备刘表偷袭许昌才是硬道理,那么曹操是怎么看的呢?
回军修整和防止刘备偷袭许昌几乎是曹操手下文臣武将统一的看法了,但唯独一个人除外,这个人就是郭嘉。
03
郭嘉,少有才名,出身于颍川士族郭家,经常一个人闭门读书,好几个月不出来。到他露面的时候,就已经是制定天下大计了。官渡之战前,曹操难以下定决心和袁绍一决胜负,当时其他谋士如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都认为“事不可为,当徐徐图之。”
唯独郭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曹操对决袁绍,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这才帮助曹操鉴定了决心,而且郭嘉对于曹操统一天下的方向,认为应该先北后南,解决袁绍之后,以中原北方万众之势,雷霆而下江南,完成秦皇汉武帝王之业。
追击袁尚问题上,郭嘉又表现出来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抗法,他认为刘表一定不会相信刘备,即使刘备有偷袭许昌的胆气,但刘表暗弱无能,只是一个守成之主,不足为虑,当前之急,应该是解决袁尚,震慑匈奴,防止北方不宁,到时候西周灭亡的教训有可能上演。
郭嘉眼光十分长远,重视袁绍残部,认为袁尚危害很大,如果放任不管,到时候成了气候,将会是中原王朝巨大威胁,不仅辽东不保,就连辽西走廊和漠南地区都会成为他们的势力,当年西周引犬戎入寇的教训将会在曹操的身上重演。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郭嘉遗计定辽东”,郭嘉看到了汉朝解体之后周边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于未来王朝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一定不能丢失燕云地区和长城防线,不然即使能够南下统一,那少数民族的入侵也会永无宁日,如果没有明主,是周幽王那样的昏庸之辈,甚至可能出现犬戎入寇,西周灭亡的历史悲剧。
郭嘉的预言没有在曹操身上出现,也没有在魏国身上出现,因为魏国始终都是按照他的计策去做的,可是后来大一统的晋朝就出现了这种悲剧,混用的皇帝登基之后,引发了八王之乱,结果就是天下丧失,北方永无宁日,只能躲到南方,做一个偏安政权。
04
郭嘉之计,深得曹操之心。曹操在郭嘉的极力劝导之下率领大军北出卢龙塞,塞外道路基本上走不通,一路上500多里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五月初夏出发,盛夏八月的时候终于到达了白狼山,曹操大军与袁尚匈奴胡人大军遭遇,大战一触即发。当时是袁尚、袁熙、蹋顿单于、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四部人马,数万骑兵摆开阵势,军容凶悍。
曹操军队精锐都在后方,身上有盔甲的士兵极少,武将们心中都吓坏了,觉得搞不好这一战要败。曹操和郭嘉登白狼山,看见敌军人数虽多,但后方军容不整齐,明显是虚张声势,汉胡联军还没有完成磨合,双方心不齐。
曹操下令以张辽作为先锋,率领最精锐的虎豹骑突击袁胡联军后方,一时间袁尚匈奴联军如同白菜一般被砍倒,生还之人无不投降,张辽阵斩蹋顿单于,匈奴大将被杀无数。
袁尚、袁熙等人仅仅带着几千骑兵逃走。胡人汉人大军连带着家属当场就投降了20几万人,后来辽东太守公孙康害怕曹操威势,送来了袁尚兄弟的人头,辽东从此一战而定。
辽东平定后,曹操政权增加了百万户的人口,数万军力,但可惜的是,在辽东之战刚刚取得胜利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了,曹操最钟爱的年轻谋士郭嘉在河北易县去世,年仅38岁,曹操得知消息之后,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若干年后,完成北方大一统的曹操,按照郭嘉曾经的建议,率领北方百万之众,准备以雷霆之势一战而平江南。但没有想到的是,数十万军队丧身赤壁火海,刘备孙权大败曹操,曹操带着狼狈之身仓皇逃窜的时候感慨的说:“奉孝若在,必不使孤至此”!
赤壁一败,从此曹操再也没有下江南,辽东当晚,失去是不仅是郭嘉,更是之后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