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年精心打磨,由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重点打造的多媒体舞台剧《嗨!小石狮》2.0版,4月26日再度在马兰花剧场与小观众见面。随着舞台灯光的渐亮,四尊憨态可掬的小石狮偶静静伫立在复古的夜明桥上,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在观众的期待中,故事缓缓展开,小珊瑚与石狮的传奇经历逐一呈现。


新版《嗨!小石狮》由一级导演雷国华执导,改编自曾获秦文君儿童文学创新奖的杨紫汐长篇小说《夜明桥上的小石狮》。石狮自古是中华文化中守护与吉祥的象征,《嗨!小石狮》用儿童的视角激活古老符号。小珊瑚与五只石狮的故事是关于陪伴与成长的童话,也是对责任、信仰、家国情怀的诗意演绎。2.0版本融汇中国、西班牙与英国艺术工作者智慧,通过“人偶合一”的舞台表现形式,让石狮“活”了起来。


演出过程中,“人偶合一”的表演形式再次惊艳四座。演员通过精湛的技巧,将石狮偶操控得栩栩如生。为了表现出对峙的紧张感,演员们能用跑的、滚的就不用走的,加快戏剧节奏,尽显角色的力量感。特别是在表现石狮情感时,演员通过细微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将石狮的喜怒哀乐传递得淋漓尽致,连朔方击退狼群后的一丝小得意都展露无遗,20厘米高的小福狮玉煌也在演员的演绎下变得灵动可爱。演员身穿的铠甲的设计参考了古代中国铠甲的纹样,融入麒麟、龙鳞等神话元素,一眼望去与石狮浑然天成,更好地隐藏了操纵者。


在首轮演出剧本的基础上,导演带领团队深入挖掘石狮这一文化符号的教育价值,力求让儿童观众在欣赏剧目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新版将整个演出时间控制在70分钟内,叙事更精炼精彩,节奏更欢快,情感表达更强烈,人物与偶之间角色关系更鲜明,尤其是珊瑚与朔方之间的情感递进,更符合儿童观众的欣赏习惯。此外,剧中新加入了六七首童谣与唱段,尤其是节奏鲜明、极富东方气息的“福狮节”说唱段,不仅突出了与石狮相关的传统节日文化,更为整部剧注入了现代童趣的律动感。剧组还特别设计了互动,让小观众不仅“观看”,而且“进入”,成为故事一部分。这部剧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到石狮在中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守护与吉祥的美好愿景。

作为一名曾多次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话剧文化最高奖“金狮奖”导演奖的优秀导演,雷国华执导过近百台作品,《牛虻》《红与黑》《茶花女》《我爱阿尔发女郎》《危险的游戏》等作品,这也是她执导的第四部儿童剧作品,雷国华表示,优秀的儿童剧应该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讲好中国故事,可以让中国的儿童剧走向世界。

中福会儿艺院长沈莉透露今年将在五一假期开启全国巡演,赴广州、中山、青岛、北京、苏州、海口等城市演出,为更多的小观众带去欢乐与启迪。

编辑: 章海燕

责编: 李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