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留学,从来不是一场轻松的冒险。

但2025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身份危机,把成千上万留学生推到了生死线边缘。

吊销、恢复、再警告,每一次政策变动,都像一记重锤,敲打着他们原本就动荡不安的未来。

留在美国,正在变成一场真正的生存博弈……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留学生群体的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全美范围内爆发的学生签证吊销潮,让数千名留学生一夜之间失去了合法身份。

数据显示,自1月20日以来,已有超过4700名学生的SEVIS账号被标记为终止。

这不仅意味着学业中断,还可能面临直接遣返。

按照美国法律,只有在学生被判定犯有暴力罪行时,身份才可以被撤销。

但实际操作中,许多人仅因轻微违法,甚至早已撤销的指控,就遭遇了身份吊销。



措手不及之下,数百名学生选择联合将特朗普政府告上法庭,希望以诉讼捍卫自己的基本权利。



面对多州法律诉讼的压力,当地时间4月25日,美国司法部律师在加州奥克兰和华盛顿两地法庭上宣布了一项重磅让步:

移民局正在建立新的审核系统,暂停基于NCIC数据库搜索的撤销行动;

被错误终止的SEVIS记录将暂时恢复,无论是否参与诉讼。



当天下午,已有63所学校的240多个学生账号恢复激活,恢复速度之快,反而显得政策朝令夕改。

然而,国土安全部官员也警告,这只是短期措施,未来一旦调查有新发现,依然可以再次吊销身份。



虽然部分留学生暂时恢复了合法身份,但这远不是一场彻底的胜利。

有些人恢复了SEVIS记录,却失去了原本的签证;

有些人依然面临未来可能再次撤签的威胁;

政府并未提出任何补救措施,失去工作机会和升学路径的学生只能自担后果。



一位参与诉讼的律师感慨:“ICE认识到自己非法,但付出的代价是输了五十次官司。”

对于那些失去签证、工作机会、甚至未来规划的学生来说,这场短暂的“恢复”只是杯水车薪。



身份危机引发的,不仅是法庭上的争斗,更是人生轨迹的断裂。

有的学生在毕业前几周被迫终止学业;

有的人因为害怕被捕,仓促离开美国,放弃了多年的努力;

更有不少人因此失去了研究机会、实习岗位和未来职业发展。



康奈尔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在失去法律保护后,主动选择离开美国。

这不是个例,而是无数留学生正在经历的冰冷现实。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这不仅是程序混乱那么简单。

在一些案件中,特朗普政府被指试图吊销曾参与支持巴勒斯坦抗议活动的学生签证。

这种做法引发了关于“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权)”的激烈法律争议,也让联邦法官对政府执法的合法性产生了严重质疑。

目前,针对政治打压的集体诉讼、以及多州联合起诉案仍在推进,留学生们的抗争还在继续。



尽管部分SEVIS记录已经恢复,ICE也开始撤回一些诉讼,但这场危机远未结束。

遵纪守法,已经不再是身份安全的保障。

政治博弈、政策反复,正在把留学生推入更深的不确定之中。

正如一位留学生在紧急起诉书中写下的:

“在这里,我们必须比任何时候都清醒:留学,从未只是为了文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