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养成好学乐学的自觉
党建阅读
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与他的学生谈论学习时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大意是说,我并不是一出生就什么都知道,我只是喜好先人留下的文化,勤奋敏捷去努力学习探索罢了。并且他十分自信地认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孔子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践行者,是博学、善学、好学、乐学的楷模和榜样。
西汉丞相、大儒韦贤不仅自己善读书,而且也教导子弟要读书学习,其子韦玄成,年少好学,后成一代大儒,位列三公,以致韦氏家乡有谚语:“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意思是,留给孩子满满一筐黄金,不如教他读书。黄金再多,终有用完花光的时候,但读书却能让人终身受益。
《吕氏春秋》云:“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於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如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从心理情感上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之事,真正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就一定能学有所得,反之亦然。
元代教育家吴澄论述“好学”与“乐学”的关系时说:“读书当知书之所以为书,知之必好,好之必乐。既乐,则专在我。苟至此,虽不读,可也。”意思是说,懂得读书学习的道理,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有了兴趣爱好,就会产生以学习为快乐的情感;一旦产生对学习的愉悦情感,就一定会自觉主动专注地去学习。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注重读书的优良传统,“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等古训名言,至今依然在不少中国人的脑海中萦绕缠裹,被不少家庭视为家教家训。千百年来,有一个观念被中国人广泛认可,并世代相传,那就是“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诗书传家,继世绵长”。读书旨在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而“耕读传家”则是安分守己,脚踏实地,昼耕夜诵,孜孜不倦,在皓首穷经、蚕衣耕稼之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代代中国人追求的理想目标。一个人只有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始终把读书学习与人生联系起来,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之人、纯粹之人、有道德之人,脱离了低级趣味之人,有益于国家、民族之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炽热的学习情感,可激励一个人持之以恒地学习,在知识海洋永无止息地探索,故可积累知识,增开智慧,朝气蓬勃,昂扬进取。“好学”“乐学”不仅仅是一种乐趣和情感,也是一种崇高的品德和境界。一个热爱学习、立志于学问的人,无论处在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都会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在科技进步、文明昌盛、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的今天,学习不仅事关一个人的修养,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与竞争力。换言之,学习是一个民族实现复兴、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力量支撑。
在我国,“全民阅读”连续十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也已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内容。社会各界纷纷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聚焦党史学习,引导学习“四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关注青少年、老年人等等,各类活动丰富多彩,各种主题层出不穷。各地还针对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建立农家书屋,举办读书日、读书月等活动。全社会的阅读氛围明显提升,全民图书阅读率不断增长。这些读书推广活动不仅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读书的魅力,体悟了读书的力量,增强了读书的兴趣,养成了读书的良好习惯,而且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了热爱读书的风尚,使全民读书在中华大地蓬勃开展,更好地延承了中华文脉,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好学乐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日渐月染,潜濡默化,德厚流光,虽历经数千年历史长河的淘洗,然其精神及价值,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至今仍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激励一代代中国人,读书学习,与时偕行,奋力进取。
【 王杰: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 马嘉均 ;初审:李雨凡、许雪靖;复审:韩培涛、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党委中心组学习》《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中国出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外交评论》等百余本中央级核心期刊已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安街读书会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