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场》栏目
由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黄发有 为《文学现场》栏目题词
走 向 惠 潮 汕
□崔巍
篇首语:冥冥之中,料定生命里有这三洲。组诗 ——
(一)
结 缘 惠 州
那是一望无际的湛蓝,
深情地、深情地把我呼唤。
涛声里——
有喜、有歌、有舞。
浪峰里——
有情、有意、有缘。
来惠州吧!
首善之区的亲人。
来潮汕吧!
“有朋自远方来”。
我借你山水精神,
你赠我风土灵感。
我带来孔孟之道,
你还我苏轼风范。
把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
山相接、水相连。
让家国情怀的生生血脉,
心相系、手相牵。
那是一往情深的岭南,
亲昵地、亲昵地对我召唤。
粤语里——
有阿、有啦、有呢。
英歌里——
有勇、有谋、有悍。
来潮汕吧!
孔孟之乡的亲人。
来惠州吧!
欹枕五岭雨烟。
你送我温馨和谐,
我报以金辉灿烂。
你祝我荣华锦绣,
我敬你天地壮观。
用洪钟大吕的忠贞誓言,
守初心、志高远。
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践行动、举征帆。
(二)
东 坡 祠 话
伫立东坡祠前,
想见黄州定慧院。
“乌台诗案“阴风,
肆虐“元丰二年“。
你被羁押大牢择日立斩,
却死里逃生戴罪遭贬。
流放黄州穷山恶水,
一代文豪沦落,
—— 飘渺孤鸿远。
天晓你生性豁达,
把活的希望抡圆。
“自种黄桑三百尺”,
自给自足饥可餐。
“今年刈草盖雪堂”,
遮风避雨挡凉寒。
安否?安否?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尝一尝东坡肉吧!
却在那湿滑与酥软里,
喷香“念奴娇“琴瑟曲弹;
豪放“赤壁怀古”千古壮言。
嗟夫!嗟夫!
一尊还酹“苏仙”。
或许,落魄黄州——
你就有岭南得预感,
亦曾“试问岭南应不好”,
心中多有忌惮。
或许,天地造化——
你注定与惠州结缘,
让“东坡居士”颠沛流离,
安家“白鹤峰”巅。
身为黄州团练副使,
——你为民请命;
——你借古讽今;
——你刚正不阿;
——你反腐倡廉。
安能不再度惹怒皇权?
命运多舛啊仕途危艰。
生不逢时啊宏愿难圆。
向南……向南……再次流放。
向南……向南……二次遭贬。
元丰八年的惠州,
是那样的荒芜惨淡。
饥寒交迫啊,
你“日啖荔枝三百颗”,
风雨如晦啊,
你“不辞长作岭南人”。
将一路饥寒做成一路潇洒。
将一次危难变成一次涅槃。
将一处险境当成一处新生。
将一地迷茫看成一地乐观。
啊!
风骨何曾谄权贵。
文人几多不遭贬?!
面对朝廷苛政——你势单力薄,
却把大智大勇倾注在一方水土。
历经多灾多难——你无力回天,
却将善心义举植根在百姓民间。
置几间陋室安居乐业,
鼓一腔锐气体恤民愿
——修桥铺路,
——农具改善,
——施药造屋,
——文风频传。
哦!仅两年零八个月光景,
把一个封闭僵化的惠州,
领得风生水起、活灵活现。
哦!仅凭着一腔挚爱热忱,
把一地落寞沉寂的民俗。
带得有声有色、人文光鲜。
这是一个传奇——传奇古今。
这是一段佳话——日月可鉴。
这些传奇与佳话,
是乎告知后人:
忧国忧民的官就是好官。
这些遗迹和史料的佐证
是乎启迪光阴:
天地良心的人就是好人。
哦!在东坡塑像前顶礼膜拜吧!
用心中灵犀对接词仙传神,
许下心中的诺言:
——为官坚守清廉。
——为民坚持勤勉。
——为家坚决奋斗。
——为国坚定奉献。
(三)
广济桥上打油诗
青山隐隐江迢迢,
春满潮州四月娇。
走进潮州——
用你的毓秀激活我的精神。
走进潮州——
拿我的神采弹奏你的心弦。
潮州水啊罗浮山,
水美峰秀碧云天。
南宋乾道七年史,
横跨韩江八百年。
曾经乱世历战火,
二十四楼复重建。
东风拂栏雕画栋,
烟雨润墨书牌匾。
启闭粤浙闽生路,
过河拆桥话笑谈。
十八梭船古今事,
一桥一楼活遗产。
广济桥上声声唤,
谁人不爱逛潮汕。
我多想刻一卷竹简,
记下你古今变迁。
我多想藉唐诗宋词,
讴歌你风光无限。
再喊一串运河船工号子,
撑一路济水安宁的蒿杆,
开启中流激水
直挂民族风帆
让济宁潮州同船渡,
——驶向盛世彼岸。
(四)
南 澳 岛 之 恋
难道是龙王飞天,
在南海抖落三滴咸汗
亦或是山旁有水,
便天经地义取名作“汕”。
物华天宝把你装扮得美轮美奂。
人杰地灵将你描绘得七彩斑斓。
朝思暮想的汕头啊,
深情地、深情地,
—— 千呼万唤。
哦!
人间最美四月天,
春风许我再少年。
齐鲁风情岭南意,
济水安宁佑潮汕。
整行囊,
捧手喊:
我——来——了……
带着风流倜傥的韶华,
还有心旌荡漾的诗篇。
我——来——了……
来到婀娜多姿的南澳岛,
寻觅魂牵梦萦的游子之恋。
轻轻叩开雄伟的“自然之门“,
沿“北回归线”步入碧海银滩。
身后的涛声淹没了曾经的险恶。
前方的涌浪掀起我理想的风帆。
踩一滩银沙,
淌一行清浅,
听渔家靓仔讲述先民的辛酸……
这一方海疆承载过深重忧患,
它是古时的流放地;
旧时的“夺命滩”。
多少饥寒交迫的百姓,
从这里闯南洋命丧深渊。
为了生计前赴后继,
为了希望不惧风险。
试问——
那个苦难深重的中国,
那些饱受欺凌的苦役,
有几人能载利而还?
哦——也有一个陈慈簧,
耗巨资花数年兴建豪宅庭院。
历数成千上万闯荡者,
能有几人抵得上瓦房三间?
这片中西合璧的豪宅,
不难揭示国人共性特点:
有钱就置办房产。
还有得呢?
吃过苦就懂得甜,
经过险就珍惜安。
走进主人的灵魂幽深吧
还有骨子里的一个信念:
就是把根留住——
留住母爱的温度,
给心一处安身立命的家园。
那是游子日思夜想的乡愁,
那是乡音牵肠挂肚的乡恋。
沿着昨天的故事迈步南澳大桥,
我多想学一句粤语乡音,
告慰在天之灵,
意气风发的汕头已站在——
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
我情不自禁地昭告天下
南澳岛上的灯塔已聚焦——
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线。
章后话:
切忍俊第五大彻大悟、第六心潮澎湃的意境……。惟愿更多亲友打卡惠潮汕,续写更多大爱情怀、美文美篇。
简 介
作者:崔 巍
崔巍,济宁市关工委青少年才艺辅导团艺术副总监(兼)办公室主任、作家。76年起在国家和省市级刊物发表诗歌、歌词、散文、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部分作品在多家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得多个国家和省市级奖项,并被《百度文库》、《中国文本库》、《散文网》、《中国诗歌网》、《中国原创歌词网》等各大网站收藏。
精彩呈现
【文学现场】李海杰 : 一杯小酒(外一首)
【文学现场】成岳:天使的秀发
【文学现场】百年颂歌--陈克群
《济宁看点》法律顾问:山东舜翔(济宁)律师事务所
法律问题请拨:13371211587(杜飞律师)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表内容、图片、文字、字体等版权信息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其中的内容与图文等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请在发现之日及时与本平台(联系方式QQ:1067959582)联系,我们将在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