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到底了吗?我认为高层对于房地产的判断是已经到了底部,不会再继续下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4月25号,政治局会议把房地产纳入到防范化解风险领域这个板块,并强调要持续巩固房产的市场稳定态势。这说明上层对于房产的分析和判断是:房地产已经度过了最坏、最危险的时候,底部已经开始显现。
第一,成交量在稳定增长。二线城市的二手房也在逐步回暖,部分核心城市的新房、二手房价格也开始进行修复。
第二,房企暴雷的风险基本已出清。剩余存活到现在的房企,基本上没有风险,这意味着再出现烂尾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而部分暴雷房企的重组已经逐步完成,像华夏幸福完成重组,融创等也在持续化解风险。这意味着房企对金融系统产生的风险不会再增加。
第三,上一轮暴雷引发的烂尾楼,其交付工作在今年年底全面实现收尾。这代表着可能产生的风险将基本全部出清。伴随着过去4年房价的回调,房价的泡沫已经被挤出。
所以,结论是房地产趋于稳定。后面就是如何通过更加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向上发展。
不过,把房地产纳入到防范化解风险领域,说明风险还有。那风险在哪里呢?在居民端,体现在法拍房上。法拍房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房价下跌,资不抵债从而断供弃贷。
第二,居民收入大幅下降或者失业,导致丧失收入无法继续支撑月供,从而导致弃贷。
怎么解决呢?
第一,让房价等资产价格不再进一步损失,房价上涨,资产价格修复,这样因房价下跌导致的弃贷就会被杜绝。
第二,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会议里重点强调的几点都关系到了就业和收入:
第一,帮扶困难企业。
第二,地方政府加快一揽子化债,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的障碍问题。
第三,对受贸易战影响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金的返还比例。这三点都是在强调稳定就业。
第四,城市更新,城中村和危旧房的改造,这些背后是在增加就业,有就业就会有收入。稳定就业就是稳定现有的居民家庭,避免新增风险。
所以本质上这些政策是在稳定房地产最后的风险。这就是上面和一些人对“稳”理解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不少人感觉这次会议没有达到预期,也没有新增的增量政策。
但实际上,会议中重申要加力城市中心、城中村和危旧房的改造。这个政策本身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其大的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只需要继续执行就可以了。就像2015年启动的棚改货币化,从15年启动到18年结束。而这次的整改威力会更大,而且是要一直循环下去的。毕竟过去几十年,我们有很多老房子、差房子都需要更新。
会议提出,还要加快构建发展的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宅的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的收购政策。这句话表述了房产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要加快建设高品质住宅,说明高品质住宅短缺,供不应求。4月份,郑州的两个高品质住宅,龙湖和华润的项目都是日光盘,而且高品质住宅意味着地段位置也好。所以接下来土地的供应大部分都是好地。那么接下来“面粉比面包贵”,地王炒作还是会不断出现。
另一方面,收储作为保障房是为了住房双轨制的实施,也就是常说的,改善需求靠新房,刚需靠二手房,底层靠保障房。任何一个政策都不是孤立的,都需要系统地去分析和解读。所以你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