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枣阳,桃红柳绿,创新涌动。连日来,枣阳市检察院的干警们依托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带着法治的春风,走进机关、企业、商圈,用一场场生动的法治实践,为点燃这座“汉文化之乡”的创新火种保驾护航。
4月21日,枣阳市检察院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参与枣阳市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暨专利转化运用供需对接活动。活动中,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公安局、检察院等单位立足本职,共同谋划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围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跨部门执法协作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检察干警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建立线索移送、联合执法机制,推动形成“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格局,为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筑牢法治防线。
4月24日,枣阳市检察院邀请该市工商联、发改局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湖北秦鸿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广富林生物制剂有限公司、襄阳三三电器有限公司等多家高科技、新材料行业的企业家代表,共同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并同步邀请省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营商环境观察员进行“检企面对面”座谈。
一位企业负责人感慨:“这场座谈会以法治‘硬’措施推动优化营商‘软’环境,让我们创新更有底气!”
4月25日,枣阳市检察院联合市公安局、法院、市场监督管理局、文旅局、农业农村局、自规局等多家单位,在万象城商圈开设“知识产权流动课堂”,通过设置普法展台、案例展板和法律咨询区,搭建起“立体式”普法矩阵。
“以前觉得知识产权离我们很远,今天才知道,我们吃的桃子、牛肉可能是地理标志产品,孩子玩的玩具也会涉及专利,真是生活中处处都有知识产权的影子。”市民张女士感慨道。这种沉浸式普法打破了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壁垒,使“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接受咨询30余人次,覆盖企业代表、个体工商户及普通市民等多类群体。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守护城市创新基因。”近年来,枣阳市检察院积极推动行刑衔接、线索移送、多元调解等机制落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务。下一步,枣阳市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检察职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回应企业和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需求,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进一步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为创新驱动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贡献检察力量。 (图/陈金珊 石金圆)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