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饶军:扎根基层20载 用温情与公正书写调解为民答卷
长江云记者 吕涛
在谷城,提起劳动争议调解,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饶军。这位被群众亲切称为“饶大妈”的仲裁员,20年来,他带领团队化解劳动争议4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用法理+情理”搭建起劳动者与企业的连心桥。
“饶大妈”的称号始于群众的口碑。“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倾听诉求,“苦口婆心”沟通劝解。
2023年年底,劳务派遣员工刘志强因治疗工伤负债,家庭陷入困境,而企业最初仅愿支付6.5万元补偿。饶军连续10个小时往返调解,逐条分析《工伤保险条例》,最终促成双方达成8.5万元补偿协议。湖北银谷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经理帅晓丹说:“饶军的调解既有法理的刚性,又有人情的温度。他带着法律条文上门,却用家常话把道理讲透,这样的方案让我们企业服气,员工也安心。”
为提升调解效能,饶军创新推出“一案五调”机制,灵活运用面对面调解、背靠背协商、亲友协助调解等方式,将矛盾化解在庭前。该机制使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3%,案件的平均处理周期缩短30%。2024年,谷城县获批国家级“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单位。“仲裁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寻找法理与情理的平衡点。我们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饶军说。
针对新就业形态,饶军创新推出”流动仲裁庭”,把调解现场搬到企业车间、建筑工地。2024年8月,3名网络主播因工资提成与企业发生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立案受理后饶军多次到直播现场了解情况,经过5次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湖北超亿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明勇向记者介绍:饶科长采用土话讲法和现场断案的方式,既高效化解了矛盾,又为企业保住了声誉。在他的建议和帮助下,我们园区设立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调解站,推动劳动争议前端化解。
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饶军牵头建立企业“健康体检”机制,他联合工会、法院、工商联等多部门为企业防范用工风险,帮助企业获得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认证。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胡全说:“‘饶大妈’团队每年为我们节省10多万元用工成本。他们不仅是纠纷调解员,更是企业发展的‘法治顾问’。”
从青丝到白发,20年来,饶军的调解笔记摞起来超过2米高。今年58岁的他依然奔波在工作一线。最近,他正在推动AI“智慧调解”平台建设,计划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纠纷预警。
“每份调解书都是一份社会信任,这份信任比金牌更珍贵。”饶军说,有人问我坚持20年的动力是什么?答案就在劳动者的笑容里。当他们握着我的手说饶大妈,谢谢您主持公道时,我就知道,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来源:长江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