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高等教育面临专业调整浪潮与可持续发展转型的2025年,中国高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股浪潮中,兰州大学以“逆势生长”的姿态,凭借扎根西部的战略定力与学科创新,成为破解高等教育资源失衡难题的标杆——这里不仅以全球前1‰的化学学科、全国榜首的草业科学构建起“硬核学科矩阵”,更以近50%的深造率和“兰大系”人才网络,书写着“低投入、高产出”的教育传奇。
兰州大学在学科建设上成果斐然,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势学科草学学科以其卓越的实力获评 A+,稳居全国首位;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在保持理学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如医学交叉研究等,为学科的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师资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兰州大学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现有有两院院士(含兼职)2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等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强大的师资队伍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们不仅在教学中言传身教,更在科研一线带领学生探索未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双一流” 建设高校,兰州大学的品牌优势在就业市场中备受认可。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期间,学校举办了多场大型综合双选会、分行业系列双选会等,吸引了包括中建交通建设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浪潮集团等在内的大量优质企业。学校与100余个地区建立人才合作联系,推动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500余家,通过深化校企校地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许多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心仪企业的 offer。
为了支持学生深造,兰州大学搭建了丰富的学术平台。学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13个学科门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
同时,学校建设了多类高端平台,如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等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前沿科学中心......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参与科研项目,与顶尖学者合作,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让每一位有学术追求的学生都能在兰州大学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兰州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雄厚的办学实力、优质的就业服务和良好的深造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选择兰大,不仅是选择一所大学,更是选择成为重塑中国高等教育边疆版图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