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体里,藏着一个"低调的小房间"——阑尾。这个连接着大肠的狭小器官,就像一扇不常开启的暗门,平时默默无闻,可一旦"闹起脾气"来,却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急性炎症。春秋季节交替之时,正是阑尾炎的高发期。今天,我们特邀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胸普泌尿外科专家,带您全面了解阑尾炎的防治。
阑尾:身体里的“秘密储藏室”
阑尾,这个细长的“小盲管”,近年来研究发现并非完全无用。相反,它储存着有益菌群,能在肠道失衡时迅速帮助恢复平衡。但为何这样一个“小房间”会发炎呢?
发炎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粪石或异物堵塞阑尾口,导致阑尾内压力增高;二是病菌入侵,引发阑尾内炎症;三是淋巴组织肿胀,阻塞阑尾通道。
春秋季高发,夏季也不容忽视
阑尾炎在春秋换季时高发,主要因气温骤变导致免疫力下降,细菌易趁虚而入。然而,夏季同样不可大意,酷暑天冷饮暴食,食物易变质,肠道感染风险也激增。
特别是10-30岁的青少年、常吃外卖的上班族以及便秘人群,更是阑尾炎的易感人群。
治疗阑尾炎,保守还是手术?
面对阑尾炎,主要有两种治疗方式: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轻微炎症,通过抗生素输液来控制感染。但需注意,保守治疗存在35%的复发率。
手术治疗则适用于化脓、穿孔或反复发作的阑尾炎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微创)和传统开腹两种。微创手术伤口仅1-2cm,术后3天即可出院,不影响肠道功能,且根治率超过95%。
阑尾炎的预防
要预防阑尾炎,我们可以从饮食、生活习惯和症状识别三个方面入手:
1.饮食防护:少吃油炸和辛辣食物,多吃高纤维蔬果;饭后1小时再进行剧烈运动;冰箱里的隔夜菜要加热至100℃后再食用。
2.生活习惯调整:顺时针按摩右下腹以促进排便;久坐者应每小时起身活动;女性经期要避免腹部受凉。
3.症状识别要点:记住“先中上腹后右下,发热呕吐快检查”。疼痛转移是阑尾炎的典型信号,一旦出现此症状,应及时就医。
走出阑尾炎误区
关于阑尾炎,有两个常见的误区需要澄清:
误区一:“切了阑尾会降低免疫力”。真相是,肠道有其他免疫组织可以替代阑尾的功能,切除阑尾并不会明显降低免疫力。
误区二:“肚子不疼就不是阑尾炎”。真相是,老年人对疼痛可能感觉迟钝,阑尾炎发作时可能直接穿孔,因此不能仅凭疼痛来判断是否患有阑尾炎。若出现持续右下腹痛伴发热,应立即禁食禁水,迅速前往医院急诊。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