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乡村振兴酿‘甜’业,创新链上舞青春。”在新疆温宿县吉格代村,90后夫妻艾合买提·艾力与巴哈尔古丽·玉苏普以蜂为笔,在边疆乡村振兴画卷上勾勒出“甜蜜产业链”的鲜活样本。这对青年夫妻用创新思维激活漫山花海资源,让小小蜜蜂成为串联生态农业、健康服务的“金色引擎”。


图为艾合买提·艾力在精心管理蜜蜂生产情况(李哲清摄)

4月23日上午,记者看到,夫妻俩戴着防蜇面罩穿梭蜂场。艾合买提熟练掀开蜂箱,指尖轻点金黄蜂脾检查蜂王产卵;巴哈尔古丽手持记录本,细致记录蜂群活跃度。待蜂场管理完毕,两人便携蜂疗工具赶往“民满养生馆”。馆内,60多岁的阿依古丽大娘已等候就诊。艾合买提用镊子夹取工蜂精准施针,蜂毒多肽的抗炎作用配合杏花蜜内服,让大娘皱眉后舒展笑颜:“比吃药舒坦!”巴哈尔古丽同步敷上自制蜂蜡膏,治疗室里杏花香气与希望交织。


图为:艾合买提·艾力在“民满养生馆”工作(李哲清摄)

故事始于2020年。艾合买提牵头成立养蜂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凝聚村民,共享技术成果的同时,以“授粉+采蜜”生态模式,为果树授粉提升坐果率,实现农业与养殖的双向赋能。这一模式如同强大的引擎,驱动着整个村庄的蜜蜂养殖产业蓬勃发展,让更多村民尝到了“甜蜜事业”的甜头。

面对传统养蜂瓶颈,夫妻俩赴乌鲁木齐研修蜂针疗法,将蜂产业延伸至健康服务领域。如今“民满养生馆”年服务收入达3.5万元,蜂疗对慢性病的疗效口口相传。从单一养蜂到“养殖-蜂疗-衍生品”立体产业链,蜜蜂产业完成从“一产”到“三产”的跨越升级。


图为艾合买提·艾力在用蜂针疗法为患者蜂疗(李哲清摄)

目前,夫妻俩规划着新蓝图:年内蜂群扩至50箱,开发蜂蜡润唇膏、蜂花粉面膜等产品。“乡村振兴不是单干,要让产业链长出青春枝桠。”巴哈尔古丽的话语中,藏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他们以创新链为纽带,不仅自己“酿”出甜蜜,更带动更多农户在产业融合中收获希望。

从蜂场到养生馆,这对90后夫妻用青春汗水诠释着“乡村振兴生力军”的内涵。他们以蜂为媒,让边疆乡村的“美丽资源”蜕变为“美丽经济”。当春风再拂花海,惊起的不只是采蜜的蜂群,更是无数青年在乡村振兴赛道上奔跑的身影——属于新时代的“甜蜜故事”,正在这片热土上续写更璀璨的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