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索尼正式发布Alpha 1 II(以下简称A1M2),继续捍卫影像旗舰的地位。作为一个Alpha 1的老用户,索尼A7m4、A7C2、A7S3的多年使用者。我很想知道这台“贰代机”到底给用户带来了什么?所以这一次,我们去拍了女团、花草、飞机、飞行器……以及“打鸟”。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总结这次试拍的话,那就是“信任”吧。好了,今天我们不聊参数,不谈规格,只讲体验。
一、好手感 好出片
和大家讨论A1M2的试拍体验,样片赏析之前,我想先聊聊可能是更重要的一点——手感。这个词在我心中具有多层含义,广义上一切能提升拍摄效率、出片率的工业设计、人体工学设计和功能设计都算。
1, 左侧拍摄模式旋钮,单张的下一档就是H+(超高速连拍),在切换时候更迅捷,方便应对突发情况。(例如在拍摄静物时,捕捉突然出现的动态目标);
2, 手柄更宽大厚实,无需加装底座,小拇指也有依托。这样抓取更稳,搭配70-200mm以下镜头更轻松(重心均衡);
3, 右侧肩部的C2和C1键更大,更高,弹性足,阻尼感强。盲操时更明确目标,不易按错或找不到;
4, 背后的AF-On(我设置为一键切换全画幅与APS-c画幅,方便“偷”焦段)更凸出,按下的回馈感更强,更明确;
5, 顶部相片、视频、S&Q切换好评。不过我觉得不需要锁止结构,因为那个位置很难误触。简单切换速度更快;
6, 后波轮段落感明确,前波轮阻尼感强烈,这就很人体工学,是考虑了拇指和食指的力量不同、防止误触以及操作质感等;
7, 顶部右下角的拨盘拥有锁止结构,好评。我一般设置为白平衡切换,或数值切换。这个拨盘靠外侧边缘,很容易误触。在紧张拍摄的时候,会不小心碰到而使数值变化,若没有及时察觉损失巨大,加了锁止不再担心;
8, 四轴LCD监视屏,双重好评。它兼顾了传统上下翻折屏与侧翻屏的优点。前者,在进行胸平或腰平拍摄时,你的眼-屏-CMOS-镜头-被摄物在同一线上,更符合直觉,拍摄更自然;后者,在自拍和部分角度上更有优势,例如竖拍;而且它的结构很灵活,还能翻折出更多可用的角度;
9, 背部拨盘精度更高(我设置为Auto ISO与ISO切换),旋转时段落感更强,需更大力,同样不担心误触。A1M2几乎所有按键的弹性和反馈都得到增强。总体而言,摸到就正确,盲操有信心,。
二、巧设置 易出片
5010万像素,更精准的对焦和追焦,更聪明的AI辅助(特别针对人体结构),更快的连拍能力……这样的机器,你们说该拿来拍什么?那还用问,当然是充满青春活力、梦与希望的女团啊!请欣赏样张。
A1M2搭配FE 70-200mm F2.8 GM OSS II镜头是怎样的感受?好马配好鞍,如虎添翼。双方都是对焦强化设计,特别针对动态目标进行优化。对人物,人脸以及人眼的捕捉更是得心应手。针对女团的高动态表演,我的拍摄心得如下:
1, 快门速度提起来,1/640~800秒都可以,先保证不糊片。别管ISO,别担心噪点,拍到拍准的优先度更高;
2, 而且,A1M2的CMOS工艺很高,撑得起高ISO下的画质;
3, 绝大多数情况下,H+高速连拍完全足够,但切忌狂按不放。因为女团动作快,复杂,多变。跟不上动作时,我们不如短按“点射”、观察、再按;
4, 打开预拍摄功能,保证这1秒的素材到手。在播放状态下,能显示哪张照片来自预拍摄,好评;
5, 打开人脸注册功能。在十几个人的女团中,因为走位或换位,相机会切换对焦目标,所以用这个功能让A1M2牢牢抓住你的“推”吧;
6, 自动白平衡也可以。在不确定当前色温情况下,A1M2的AWB值得信赖。这次拍摄,人物面部肤色真实自然;
7, 若追求快速出片,打开肤色优化功能,中档即可;
8, 坚持用5000万像素拍摄,方便二次构图和后期。此时切换APS-c也有2100万像素可用。
三、拍人像 三要素new
众所周知,“人像三要素”是“模特、模特、模特”。但这是老一套了,要我说,虽然模特的重要性仍是第一;但在A1M2上,手感好,配置高,可操控范围大,对于出片有着极大的帮助,还是看样片。
一秒30张,张张对上焦。现学现卖:我们把刚才提到的人眼识别,人脸注册,肤色优化,H+连拍,高速快门,AWB和ISO自动全部打开。就轻松得到了上面这套。挑一张表情最好,动作到位的出片。简单得调整下颜色,磨一下皮,交货!
初登场的时候,对你“推”进行人脸登记注册,之后只要她在场上,基本上就能准确无误得找到。在这次拍摄中,我能明确感受到A1M2就是一台更聪明的A1。AI对焦能力的增强,让它能更准确得识别人体和姿态。无论是走路,奔跑或是舞动,A1M2都知道“这是人,需要对焦到这个目标而不是其它”。
这场人像试拍,共拍得照片4000多张。在初筛的时候,我发现因为对焦不力而产生的糊片、不准确的,可能只有100来张。这里还包括对焦目标不是我要的。所以,我可以完全说一句,A1M2值得信赖,想拍,就有。当然,你的参数还得准,选择正确模式,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哦对了,快门真得快点啊,我哪想到这群妹子跳得那么High。还有,如果设置不好白平衡,就自动吧。当然,只要偏得不多,以索尼RAW的能力还是可以轻松拉回来的。曝光方面,尽量压暗一些,不然妹子脸上,手臂,白衣服很容易过曝,“宁欠勿曝”嘛。实在不行,索尼RAW的高动态范围也完全可以救。
所以,我的“人像三要素”new就是:值得信赖的机器,正确合理的设置,以及巨大的后期空间。
四、抓动态 求精度
既然70-200mm GM II是拍人好手,既然A1M2的动态拍摄那么强,这不去“打一次鸟”说不过去。于是,我们再接再厉,拧下70-200mm,换上索尼前期才推出的“FE 400-800mm F6.3-8 G OSS”超远摄镜头,直奔崇明岛。
因为是第一次拿到索尼家的400-800mm这只镜头,我想我得说两句。还是先上结论:厚道。18999元的官方指导价,合理。我开始以为它是一支比较轻巧,用料中上的“G头”,因为价格摆在那。但实际上,它很重,很扎实,约2.5Kg的重量。6片ED,11片圆形光圈叶片,优秀的镜组设计,功能按钮一个没少,对焦又快又准……除了不能长时间手持,以及前镜组有些粗,我几乎没什么可抱怨的。所以,看看样片。
虽然A1M2不一定识别大型商用无人机,但它对运动的物体很敏感,所以还是很容易捕捉到这个“飞行器”。如果要更精准的拍摄,高快门速度,准确得跟着它的移动路线是必须的。
还是鸟类。我知道许多大师早就“转投”索尼门下,从东北的虎林到马赛马拉的狮子乐园,从A9一代到A1M2……索尼在生态摄影领域早已扎下根基。这张我开始担心焦段不够切的APS-C,没想到它蹦蹦跳跳来到了面前,于是赶紧按下快门。虽然像素低了些,但够用,不是么?
天鹅不断得钻进水里觅食,这时候预拍摄+高速连拍就能获取一套完整的进食画面,你甚至可以通过软件将它转成视频。而且电子快门对我也没什么影响,那些所谓的画质缺失,在“拍得到,拍得准”面前不值一提。
拍摄水塘或湿地中的鸟类,相机很容易受到前景的干扰(水生植物,倒塌的芦苇等)。如果A1M2没有识别到,那应该其它机型也认不出。这时候,通过快捷键立刻切换中心对焦或S小型对焦点,把鸟头套进对焦框内,帮A1M2一把,就能获得想要的画面。这何尝不是一种“人机共驾”呢?
五、放心拍 有保底
拍一次女团,打一次鸟,就能get到那么多心得,还得是A1M2啊。虽然各家中高端相机我也用了无数,虽然这些个场景A7m4也能拍个尽兴。但说到底,旗舰级相机的实力就是在超高像素,高动态精准对焦,更准确的AWB,整体色彩优化及肤色美化……等等全方位“拉满”,不留任何遗憾。
最后咱们回到平静,回归城市里的植物园,换回更“轻巧”的“720”,再聊两句。以前索尼的颜色被人说不讨喜。但可能索尼只是太追求“真实”了。现在以A1M2为代表的新一代索尼微单相机,色彩更自然养眼。而且以我个人的喜好来说,前期拍摄时色彩是正的,后期参照着调节更方便。
即便是JPEG,索尼都给了不错的调整空间。根据你自己的喜好和创作意愿,使用Camera RAW等工具调整色调取向、饱和度、高光、阴影等参数,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谁也不能保证不拍废片。比如这张,拍摄花草时突然发现这只小鸟。于是我“调转枪头”,来不及调整,先拍为敬。看参数,这怎么都不对吧。还有,阴影中的黑鸟,这能对上焦么?索尼说:能的,兄弟,能的。100%放大对焦部位(鸟头部),再将曝光向右拉满。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其实A1M2是捕捉到鸟眼的。虽然这片“废”了,却证明了A1M2的能力。
如果说刚才那只鸟,眼部正对我的镜头,相机捕捉也比较轻松。那么这只歪头斜眼的,阁下又如何应对呢?A1M2:照样拿下。
A1M2在手,你也不能化生为“无情的快门机器”。它是“神机”,也必须遵循完全的物理法则,光学定律。最后,我给它的评价是“值得信任”,简简单单。可能只有真正常拍的人,无论是干活还是兴趣,才能感受到一台能随时助你捕捉“决定性瞬间”的器材,是有多么令人愉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