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私房之眼!AF24mm F1.8自动头首发开箱】24mm镜头(尤其在全画幅相机上)属于广角镜头,凭借其独特的焦距特性,在多种拍摄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24mm镜头除了可以满足风光、 建筑与室内等题材拍摄外,更是被誉为 “私房之眼” 的纯在,这种称呼更多是中文摄影圈的 “爱称”,形容它特别适合在狭小私密空间(如酒店房间、居家环境)中拍摄人像写真。
没错了,七工匠这次发布的就是AF24mm F1.8私房之眼自动镜头,新头采用11组14片光学结构,11片光圈叶片,全金属材质,重量424g,首发E卡口(之后会推出尼康Z和马徕松L)版本,62mm滤镜接口,最近对焦距离0.32米,适用于全画幅微单相机。
>日常价:¥1860
>首发到手:¥1790(4.24-4.30)
>产品特点:【24mm广角焦段/1.8大光圈/全画幅/自动对焦/风光摄影/建筑摄影/室内人像/环境人像/视频VLOG拍摄/0.32m最近对焦距离/多种特殊镜片加持,画质清晰可靠】
新头延续了七工匠家的设计风格,直筒镜身设计,配备了较宽的对焦环和相对较窄的光圈环,光圈环采用无级设计,但在Auto位有限位卡顿,可以清楚的知道光圈环进入自动挡,镜身下放配备了手自动切换开关,和自定义按钮,方便设置快捷操作,底部卡口位置配备了电子触电以及在国产镜头中已经成为标配的USB-C升级接口,机身整体设计非常简单,且操作方便,直观。
镜身采用全金属材质,整体上手有些分量,官方标注在424g左右,这份量也可以理解,除了兼顾耐用的镜身外,内部堆料也可以,3片ED镜片、 2片高折射和非球面镜片,让整支镜头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且上手质感有明显提升,对焦环阻尼始终,可方便顺滑的进行快速手动对焦,光圈环阻尼稍有阻力,放置误触。
新头采用了传统黑色涂装,白、 红刻字、 刻度显示,醒目、 直观,92 x 72mm的尺寸搭配索尼α机身非常和谐,这里我们搭配的是索尼α7 III经典机型,个人觉得搭配α7C系列看起来可能会更舒服。
对于24mm焦段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现在用的手机主摄大多是24mm上下,用于日常拍摄非常不错,也有喜欢人像的小伙伴,会把它当作 “私房之眼”……
24mm F1.8作为私房之眼的优势。
1. 广角特性适应狭小空间
空间拓展感:24mm的广角视角(约83°)能在有限空间内收纳更多环境元素,避免画面局促,让房间显得更宽敞。
环境与人物结合:私房摄影注重“人景交融”,广角可同时突出人物主体和室内氛围(如床品、灯光、装饰),增强画面故事性。
2. 透视夸张的视觉张力
近大远小效果:广角镜头会放大靠近镜头的物体,摄影师常利用这一特性:
修饰身材:低角度拍摄可拉长腿部线条,营造修长比例(需控制畸变)。
增强互动感:贴近模特拍摄时,广角会强化手部、道具等前景,形成视觉引导。
动态构图:倾斜镜头或俯仰角度可制造戏剧化透视,让私房写真更具艺术感。
3. 弱光环境与大光圈的平衡
大光圈版本优势:24mm f/1.8镜头:
暗光手持:在私房常见的弱光场景(如窗边逆光、昏暗灯光)中,大光圈能提高快门速度,减少噪点。
适度虚化:靠近主体时,背景会呈现柔和虚化,突出人物又不完全剥离环境(保留私房场景的私密感)。
4. 私房摄影的“氛围感”需求
场景细节保留:广角能展示私房环境中的纹理(如窗帘、木地板)、光影层次(如窗纱透光),强化画面情绪。
创意构图:利用镜头的边缘畸变(如略微变形的家具线条),可增添画面的独特风格,后期也可轻松校正。
5. 对比其他焦段的优势
vs 35mm:35mm视角更接近人眼,但空间收纳能力较弱,适合“半身特写+局部环境”;24mm则能拍摄“全身+完整场景”,更适合小空间。
vs 50mm:50mm在狭小环境中容易显得局促,且虚化过强可能丢失环境信息,不符合私房摄影的叙事需求。
注意事项
控制畸变:避免人物面部或身体靠近画面边缘,防止过度变形;后期可用软件校正(如Lightroom的镜头配置文件)。
构图技巧:广角需精简画面元素,避免杂乱;多尝试低角度、框架式构图引导视线。
沟通与引导:贴近拍摄时易造成模特压迫感,需提前沟通姿势和情绪。
为何不直接用超广角(如16mm)?
超广角(<24mm)的畸变更难控制,边缘人物易变形,且环境占比过大可能削弱人物主体地位。24mm在“广角张力”与“自然比例”之间取得了较好平衡。
总结
“私房之眼”的称号反映了24mm镜头在小空间人像摄影中的不可替代性——它能拓展空间感、强化视觉冲击力,同时保留私密环境的氛围细节。配合大光圈和拍摄技巧,既能突出人物美感,又能讲述场景故事,成为许多私房摄影师的首选焦段。之后会大家带来更多的实际上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