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接到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堤村乡窑上村村民实名举报,称该村长期存在多家无证经营、无环保设施、无合法手续的"三无"沙厂和煤厂,肆意排放粉尘、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村民健康与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威胁。然而,面对村民多次投诉,当地监管部门却始终"视而不见",引发公众对背后存在"保护伞"的质疑。



‌污染肆虐:村庄被粉尘污水包围‌

据窑上村村民反映,这些沙厂、煤厂大多位于村庄周边,日夜不停作业。沙厂露天堆放原料,未采取任何防尘措施,大风天气时"沙尘漫天,连窗户都不敢开";"以前浇地用的河水现在全是黑渣,



多名村民证实,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

‌投诉无门:监管部门"装聋作哑"‌

村民表示,近年来已多次向堤村乡政府、洪洞县环保局等部门举报,但始终未得到实质性回应。"村民王某质疑,"这些厂子没有手续却能一直生产,到底是谁在纵容?"



记者调查发现,涉事沙厂、煤厂均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也未取得环保审批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此类"三无"企业应依法取缔并处罚责任人。



‌村民追问:背后是否有"保护伞"?‌

法律专家表示,若监管失职背后存在公职人员滥用职权或利益输送,可能涉嫌玩忽职守或贪污受贿。村民呼吁上级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彻查污染企业背后的"保护伞",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专家呼吁:根治污染需打破地方保护‌

生态环境领域专家指出,类似"三无"企业长期存在的现象,暴露出部分基层监管流于形式,"以罚代管"甚至"放水养鱼"的问题。"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跨区域环保督察机制,对失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本报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为保护举报者隐私,文中村民姓名均为化名)#环境污染##临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