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专家曾抛开战争因素,从气候环境、人类的大工业生产、资源的逐渐枯竭等方面为逻辑,发表了一篇关于“世界末日”的预测报告,并给出了全世界将有5个国家可能幸存下来的结论,其中竟然没有美国,那么, 有中国吗?
一、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西连印度洋,东接太平洋,南侧面向南极洲,北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总面积769万平方公里,该国远离纷争中心,独占一整个大陆,这种区位优势也使其避免了很多复杂的地缘关系。澳大利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铁矿石储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还有丰富的煤炭、铅、镍、银、钽等矿产资源,因此该国矿业十分发达,矿石出口也是该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同时,澳大利亚还是全球十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畜牧业十分发达,盛产牛肉、羊毛等产品,虽然农业在GDP中的占比不高,但其庞大的出口规模依旧是该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澳大利亚工业整体发展水平比较弱,市场规模较小,但在医疗设备、精密仪器、核能技术等高端领域掌握着一定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澳大利亚人口较少,全国仅有2712万人,因此不存在人地矛盾,自然分配不足等问题。
澳大利亚的经济体系,决定了该国对自然环境的高要求。因此,该国十分重视环境治理和保护,能够充分地将先进科技和创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澳大利亚多年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履行引领气候行动的承诺。
只不过,今年4月,澳大利亚当地考拉因火灾导致食物短缺、伤病、生存空间被破坏而陷入困境,该国的大规模扑杀行为,让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该国对环境以及生物保护的立场。
二、 新西兰
新西兰同样远离世界中心,独自屹立在太平洋之上,距离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上万公里,向东距离澳大利亚最近也要1600公里,这种孤悬海外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相对稳定的地缘和经济环境。
农业和畜牧业是新西兰的经济核心基础,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乳制品出口量全球第一,农林牧渔业出口额则占该国货物总出口的81.9%,贡献该国10.5%的GDP。
旅游业则是新西兰的重要外汇来源,米尔福德峡湾、皇后镇等自然景观优势,为其旅游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保护一望无际的牧场、绵延起伏的森林、以及浩瀚无垠的海洋,新西兰对管控环境恶化、打击治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严苛,甚至还专门立了《清洁空气法》,用来管理调节大气污染源。
三、 冰岛
冰岛位于大西洋与北冰洋、欧洲与北美洲之间,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屿国家,由于靠近北极圈,气候恶劣,冰岛森林覆盖率只有0.5%,走在陆上几乎看不到树木,全境11.6%则被冰川覆盖,冰岛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就导致冰岛非常重视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也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最严的国度之一,国内实施严格的保护政策,且在落实环保法上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连埋入地下的棺材,螺丝钉都必须是可降解材料制成。
在生产生活上,冰岛100%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即便是火山灰也依旧肥沃。并且冰岛人口非常少,全国只有39.3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4人,因此岛上的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比较少。
四、 英国
英国同样为岛国,但相较于冰岛,更靠近欧洲,南隔英吉利海峡与法国相望,东面北海,海对面则是荷兰、比利时、德国、丹麦以及挪威,英国海运便利,历史上也是靠航海崛起。虽土地有限,但英国一半的土地面积是牧场,四分之一的面积属于耕地,且在科学的农业管理体系和智能灌溉加持下,英国的粮食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当然,英国之所以能位列名单中,很多人猜测,大概率也是与专家来自英国有关。不过,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工业崛起最早的国家,在环境气候问题上也非常重视。且在如何调节极端天气、保障能源供应等方面正在不断深入研究。
五、 爱尔兰
爱尔兰位于爱尔兰岛中南部,与北爱尔兰接壤,东隔爱尔兰海与大不列颠岛相望。爱尔兰农业比较发达,可再生资源利用比较娴熟,为了保障农业和发展安全,爱尔兰也十分重视环境问题。据悉,2025年,爱尔兰在气候和环境方面的支出,预计将达到70亿欧元。
从以上五国不难看出,这些国家都有相同的特性,比如都属于岛国,农业都比较发达,环境对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再比如人口比较少,按照英国专家的逻辑,美国、中国等国家都无法入选。但地球是一个整体,当澳大利亚大火持续焚烧4个月,对全球的气候影响是不可逆的,北极冰层融化导致的地缘重构,更加引人深思,在此不得不感叹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理念,在全球性危机中,任何国家都无法通过 “筑墙自保” 、“以邻为壑” 求得真正的安全,“孤岛思维”注定走向穷途,唯有团结一致,全球协作,才能真正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