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南 北京报道
4月26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多特瑞公益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的2025华夏公益春季辩论赛在京开幕。赛事以“无障碍推广,技术优先还是观念优先?”为辩题展开思想交锋。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出席并致辞。
冯慧君指出,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科技助残日益普及的当下,探讨无障碍推广路径这一关乎社会民生的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无障碍环境,是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受惠的民生福祉。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无障碍事业全面推进,在法治建设、城市更新、智慧助残等关键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无障碍这项融合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系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无障碍环境具有广泛的受益性和社会性,每个人都是受益人和责任人。作为中国残联主管的中央级财经媒体,《华夏时报》始终坚守“人道 公益 民生”的传播宗旨,对社会公益事业予以持续关注,搭建了一个广泛传播公益理念的平台矩阵,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通过“无障碍奋进者好故事讲述”公益研讨会、“无障碍奋进者优秀案例”征集评选等创新实践,持续推动社会对无障碍事业的认知提升。
针对辩题核心,冯慧君表示,实现真正的无障碍社会,还面临诸多挑战,技术与观念是关键因素。技术为无障碍提供工具,观念为无障碍指明方向,本次辩论赛则通过各位辩手的思辨交锋,为破解“技术-观念”协同难题贡献智慧。
他特别提及赛事设置的残健融合特色——四位残疾人辩手的深度参与,正是对无障碍理念的生动诠释,即无障碍的本质,是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表达、自信地参与。“残疾人不仅仅是受助者,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创造者。残健融合,有爱无碍——我们需要听见每个人的声音!”冯慧君强调。
致辞最后,冯慧君由衷地说道:“我想对各位辩手说:无论你们持方为何,我相信,今天的思想激荡,都将为无障碍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今天赤诚的辩与论,都会成为一粒火种,点燃更多人对无障碍事业的关注与行动!”
责任编辑:刘锦平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