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4月25日至5月1日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日前,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疾控局、市总工会等6部门在天津职业大学联合举办《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启动仪式。记者获悉,2024年,天津市积极推动职业健康事业发展进步,取得显著成效。报告新发职业病21例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同时,天津市打造的全国首个职业人群心理咨询平台上线。

近10年,天津市新发职业病病种主要以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化学中毒为主,所属行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2025年,天津市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着力强化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职业人群四方责任,提升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推动职业人群践行健康工作、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改善职业人群福祉。

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由市卫健委牵头,市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指导,天津市天大戊峰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指导站搭建“天津市职业人群心理咨询平台”。该平台作为天津市600余万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官方服务端口,将为劳动者提供政府公益性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两大核心服务。职业人群登录小程序注册后,可选择心理健康指导站预约咨询师,根据预约成功的提示信息到咨询地点进行线下公益咨询。

市安定医院(市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院长徐广明表示:“睡不着、醒得早、任务重,这样的情况很多职业人群都遇到过,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加大,很多职业病已经从生理型逐步转向成为心理型,因此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成为职业病防治的关注对象。天津市对第二、第三产业的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监测数据显示,患有抑郁症状的人群达到70%,焦虑症状为35%,存在着睡眠问题的人群约为25%。”

平台通过专业化心理健康支持,可帮助职业人群应对工作压力与情绪困扰,是系统性预防职业心理问题、促进社会心理健康韧性的重要举措。此外,平台既是落实国家“心理脱贫”战略的数字化实践,也是完善职业人群健康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政策资源整合、服务模式创新与技术赋能,将努力打造成为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的“守门人”,为天津市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心理保障。

(天津工人报记者 姜凯琦)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