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市民反映
随着新能源车主越来越多
不少小区加装了公共充电桩
这原本是一项方便居民的举措
却也引发了一些停车难题
“小区里安装了供电桩,还挺高兴的,因为在家门口充电肯定比去外边方便,但其实经常排不上队。”家住龙口市丽景花园的居民刘女士发现,有些车明明充满电了,车主却不及时开走,十分影响等待充电的人。还有一些电动自行车也在此充电,“其实电动车完全可以靠边停,这样不影响车辆停放。”
市民陈先生反映,如今私家车越来越多,一家两辆车的情况不少,车位本来就紧张,现在更紧张了。“我们家是两辆油车,用不到充电桩,我们每次停车也都会避开有充电桩的车位,但找车位确实更难了。”陈先生介绍,一次下班回家,他看到俩邻居在楼下吵吵,仔细一听,是因为一辆油车停放在有充电桩的车位,另一人打电话喊他下来挪车,俩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开电车的车主认为油车占用充电车位不对,而油车司机表示他停车时,只有充电车位还空着,别地方没有车位了,临时停没有问题。”陈先生说,关于停车的各种矛盾,小区里一直都有,但总也没个解决办法,确实挺无奈的。
其实,充电车位被占用的情况不仅在小区里有,一些商场或其他公共充电场所也有类似情况,大家对此都表示很无奈。“电车需要充电,油车也需要停车啊。”市民隋女士说,充电桩确实方便了新能源车车主,但有些小区和商场将原本就紧张的停车位改装成充电停车位,这也给燃油车车主带来了停车难题。
记者采访中,有市民建议,可以安排专人值班,时常巡视一下充电停车位,如果有充满电未开走的情况,能及时通知,也给其他需要充电的人提供方便;还有人建议,增加智能化设备,以便提醒新能源车主充满电后及时离开,若超时占用就收“占位费”。而关于燃油车车主担心的停车问题,大家普遍期盼增加停车位。
充电桩的增设,本是顺应绿色转型的民生工程,但配套管理的滞后却让好事成了“烦心事”。构建“建设-管理-使用”全链条机制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能源便利真正惠及居民,破解停车与充电的双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