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前些天一条新闻很博人眼球,题目为《大学生春招时向市长自荐,被校长调侃“市长来1小时你耽误他10分钟”》。
说的是湖南工业大学学生小苗参加春招活动时,赶上广东省阳江市市长到场。他挤上前去递上求职材料向市长毛遂自荐,市长全程笑容以对。
同在现场的校长“嗔怪”笑称:市长来1小时,你“耽误”他10分钟。
小苗这波“反向推介”被许多人认为高情商、敢想敢做,夸赞其是“硬核求职天花板”。
但也有人吐槽他鲁莽,质疑是在博眼球。苗同学回应称,“看到机会难得,就勇敢地上了,博眼球这一点,我感觉没有,就是很正常的求职。”
无独有偶,又一条同类新闻也冲上了热搜。
4月24日,西安石油大学大三学生谢家丽在一场春招招聘会上,主动向广东省副省长王胜投递简历并介绍自己。
西安石油大学谢同学的做法,与湖南工业大学苗同学如出一辙,都是见缝插针抢到领导面前大胆毛遂自荐。
根据视频画面,谢同学此次收获甚佳。
视频中,广东省副省长王胜一边听谢同学自荐一边接过简历,随后转向身旁的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说“要帮忙找工作”,温湛滨书记则指向一位女同志说“这是我们汕头人社局的局长,那你跟她联系。”
简直一气呵成,当场落实!
谢同学事后直呼“兴奋激动”,表示今天抓住了这个机会。截至目前,她已与3家企业进行意向沟通。
这两件事情,我看到一些媒体的反馈是给领导的亲民务实风格和求职大学生的勇敢行为点赞。
有媒体评论称,直接冲到领导面前递简历,足可见现在的年轻人有多么渴求“被看见”,有多么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
领导当然没有招人的特权,但鲁莽有时候还真是年轻人的“特权”。年轻就是要不怕失败,勇往直前,不断探索和突破自己。
对此,我却有点不同的感受。
地方领导到春招会,主要是调研就业安置动态和政策落实情况等,以便改进和完善相应措施。他们要解决的是当地宏观就业存在的问题,而非为某个个体“牵线搭桥”。
由于行程和时间安排所限,当某个学生突然冲上前来进行毛遂自荐,必然使领导的调研效率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以鲁莽方式行使的这种所谓“自荐特权”,跟长期遭人垢病的各种形式的“拉关系、走后门、寻捷径”,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尤其将这样的事情作为年轻人胆气甚至正能量加以过度宣传的话,那是在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是鼓励所谓“高情商”的个体冒进,进而淡化教育与就业本应共同遵守的公平公正这一规则和底线?
就像“鲁莽”插队、“鲁莽”抢坐等那样,胆大者得成全,却造成对所有人的不公?
真正的强者,是在任何赛道上都能按照共同的规则发挥自己。
而非任何形式的抖机灵、投机取巧!
所以,“拦停”官员毛遂自荐,不过是就业压力大背景下诞生的让人不忍直视的“花絮”而已,
而此风也断不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