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感觉扎了东西但找不到,小心是玻璃纤维。

前段时间关纱窗,忽然手很痛很痛,痛的地方又没发现有东西,然后用个透明胶粘粘粘,后面就不痛了,我才知道纱窗竟然也是玻璃纤维制品。



4月19日,九江群星演唱会现场C15区域,有观众穿短裙坐在凳子上,大腿后侧特别疼和痒,问了周围穿短裙短裤的都不舒服。



报警后,有120急救医疗人员到了现场,医生称是座椅上有玻璃纤维。



平时我们也经常碰到有人因玻璃纤维受到伤害,严重的伤处红肿、夜不能寐。

这些肉眼难辨的细小纤维,一旦接触,就像无数小刺扎进皮肤,痒起来钻心刺骨,有人被折磨得反复就医,症状时好时坏,有人甚至被折磨痛痒好几年还摆脱不掉。

玻璃纤维,现在成了当代家居界的暴雨梨花针,正在千万家庭上演"温柔一扎"。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真实惨案

网友带娃出门,娃无意中摸了下图中的管子,这管子是通信光缆,上面缠绕了一层不知名的材料。

娃的手掌就扎入了透明的晶状纤维,在阳光下转动手掌,停留在合适的角度才能看到,数量多得数不清,娃伸着手掌,一直喊痛。



第一反应是用透明胶粘一粘,结果发现效果不明显。

回家试图用钳猪毛的钳子夹,效果也不佳。



没办法,只好带孩子去了医院,医生看了孩子的情况,试着用镊子夹,因为看不清,放弃了。

后面又带到一个手术室,医生带到一个显微镜前,让娃坐下把手放上去……就这样,医生帮忙用镊子取出了比较长的纤维,同时医生说小的刺等皮肤长长可能就掉了。

担心娃长久受不了,于是在娃手上轻轻敷了撕拉面膜,等面膜干了后撕掉,再用放大镜观察,娃手上的玻璃纤维就少了很多,只剩下一点点了。



还有一网友警告:家里灭火毯千万不要打开,在家打扫卫生,看到灭火毯拿出来给孩子演示了一下,手上就很疼。

查了一下才知道是一些玻璃纤维扎上去了。

立刻用宽胶带粘,大概粘了一个小时基本上才粘干净。



玻璃纤维这么危险,为什么不禁止生产?

玻璃纤维说它是金属吧,人家本质是玻璃,说它是玻璃吧,又能抻得比头发丝还细二十倍。

单丝直径非常细,通常在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之间。

这玩意儿轻飘飘的,而且它非常脆,扎进皮肤后,就留在身体里了。

尤其是吸入到肺里,会抓心挠肺地痛痒,又弄不出来,简直太恐怖了。



为什么不禁止生产呢?

因为玻璃纤维有良好的绝缘性,耐高温,抗腐蚀性,还便宜,所以这种材质才会被用于各行各业。

有哪些产品含有玻璃纤维?

①座椅

这种玻璃纤维椅子真是杀人于无形,它就是在玻璃纤维外面涂了层透明树脂,等涂层老化后,就要当心玻纤刺到皮肤里了。



②平板保护套

平板保护套大家十分常用,外皮pu材质,里面的骨架大多是玻璃纤维。

一旦外皮破裂,骨架暴露在外就会对人有伤害,所以,平板保护套要是破了的话,建议更换。



③合金筷子

木筷子容易发霉,于是很多人买所谓的合金筷子,实际上这种合金筷子里面有玻璃纤维。

一旦筷子磨损,里面的玻璃纤维就会暴露出来,那就很危险了,所以筷子用久有磨损的,一定要及时更换。



④雨伞

雨伞里面的伞骨架含有玻璃纤维,雨伞要坏了,就不要再修了。

有人雨伞被风吹折了,想着自己修理一下,修理的时候很难受,也没有佩戴口罩,后来感到刺疼,再后来呼吸道难受,这一搜,才发现完了,是玻璃纤维。

说不定在修的过程中就吸入了一部分,而手上的玻纤已经扎进肉里了。



⑤玩具

很多玩具里面都有玻璃纤维,如风筝,杆子是玻璃纤维做的,里全是微小毛刺,扎手上就是一片,拔不出来。



小风车玩具,不小心摸上面的管子就可能会被扎到。

还有儿童帐篷,支架也是玻璃纤维的。



文末总结:

玻璃纤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咱们要做的不是草木皆兵,而是要筛选一些家居用品。

在购买的时候查一下材质,不要贪图便宜,如果是玻璃纤维的尽量不买,毕竟咱的皮肉不是试验田,经不起千万根玻璃针的魔鬼考验。

如果家里已有玻璃纤维制品,用时轻拿轻放别暴力,万一要有破损就千万别再用了,伤到了赶紧用胶带粘、清水冲,实在不行就去医院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