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 年 3 月,陈赓大将在上海逝世的消息传至台湾,蒋介石竟掩面痛哭,其悲怆之态令身旁的秘书与警卫员惊愕不已。他对儿子蒋经国感慨道:就算是 5 个胡宗南也比不上一个陈赓。而后还在台湾设灵堂悼念,称 “没有陈赓也就没有今天的老蒋”。蒋介石与陈赓之间,有着一段复杂而深远的过往。
陈赓与蒋介石的渊源始于黄埔军校。陈赓作为黄埔一期学员,在课堂上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各项训练成绩名列前茅,对兵法也深有研究,堪称文武全才。这等人才自然进入了蒋介石的视野,蒋介石满心期望能将其收归麾下,成为自己的心腹爱将。
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时,蒋介石极为重视。黄埔军校的众多学员被派上战场,蒋介石也亲临一线指挥。陈赓在此次东征中被调到蒋介石身边担任警卫连长。东征的对象是军阀陈炯明,起初战事顺利,仅一天便拿下惠州城。然而,这顺遂的战局让蒋介石产生了错觉,盲目指挥部队继续前进。当时的部队在胜利的喜悦中迷失了方向,不知下一个目标与部署,稀里糊涂地来到华阳一带后,遭到敌军围攻。
这就如同历史上的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在取得一定优势后,骄傲自满,指挥不当,导致军队陷入混乱,最终惨败。蒋介石的指挥也如苻坚一般,使得国民革命军被敌军打得溃不成军。
在军队节节败退之际,蒋介石亲赴前线指挥,结果却让败势加剧。敌军朝着蒋介石所在的指挥部围攻上来,蒋介石担心被俘受辱,竟拔枪欲自杀。身为警卫连长的陈赓,义不容辞地要确保蒋介石的安全。他在蒋介石有自杀举动的第一时间阻拦,劝解无果后,毅然背起蒋介石一路冲杀。好在当时敌人尚未完全包围,陈赓寻得突破口,将蒋介石带到安全地带。
自此以后,蒋介石对陈赓更加信赖,一心想将其培养成心腹。然而,蒋介石后来得知陈赓早在多年前就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蒋介石多次暗示陈赓退出共产党加入自己阵营,但陈赓坚守信念,不愿背信弃义。最终,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大肆杀害共产党员,陈赓毅然与蒋介石划清界限。
陈赓的能力、品格与气节在蒋介石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与胡宗南等国民党将领相比,陈赓有着更卓越的军事才华与坚定的信仰。胡宗南在战场上虽有表现,但在大局观和决断力上与陈赓相去甚远。蒋介石深知,陈赓这样的人才,其价值不可估量。他的离去,让蒋介石感慨万千。在蒋介石的复杂心境中,既有对陈赓才华的惋惜,也有对往昔岁月的追思,更有对自己未能将陈赓收归麾下的遗憾。
尽管他们在政治立场上分道扬镳,但陈赓在蒋介石心中的独特地位从未改变。蒋介石的感叹,不仅是对陈赓个人的评价,也是对那段特殊历史的回望。他们的故事,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不同信仰与选择所带来的人生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