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局外人——

不妨比较一下贾宝玉与默尔索

作者:归途如虹

No.1


都说贾宝玉很像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不过我没有读过普希金这部伟大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没办法比较贾宝玉和叶甫盖尼·奥涅金。

在我看来,贾宝玉和加缪笔下的默尔索也很值得比较。


No.2

局外人


贾宝玉是“公侯富贵之家”的“怡红公子”;默尔索出身贫贱,社会地位卑微。但是,贾宝玉和默尔索都成了“多余人”、“局外人”,都对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有切身体会,内心深处都有强烈的虚无感和孤独感。

不过默尔索有一点比贾宝玉强,就是他至少做到了自食其力。当然,默尔索家里那么穷,根本就没有贾宝玉那样不劳而获的条件。所以如果说贾宝玉颓废是因为他是温室里的花朵,那么默尔索工作态度不积极就是因为他不觉得拼命努力有任何意义。

默尔索不是没有努力过,出身贫寒的他能够考上大学,说明他学习是刻苦的,他也想过靠刻苦学习改变命运,也有过雄心壮志。但是当他不得不退学的时候他看透了自己的命运,决定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过一辈子,不再为改变命运做任何努力,过一种没有兴味的生活。

贾宝玉则不同,贾宝玉根本没有努力学习过。他看书只是自娱自乐,陶冶性情。贾宝玉追求的是人生的诗意和浪漫,而不是理想和责任。他的消极在于自我封闭,自我消耗,远离社会,不追求建功立业,只追求自在逍遥。


No.3

绝不妥协


默尔索表面上麻木不仁,其实他外冷内热。

贾宝玉表面上感情丰富,实际上外热内冷。

领导愿意给默尔索开展业务的机会,说明默尔索平时的工作态度还是认认真真的;有女人愿意嫁给默尔索,说明默尔索还是有自己的魅力的。只不过默尔索讨厌竞争,生活态度佛系。

贾宝玉爱很多人,但是他太不务实了。他对于物质生活没有丝毫热情,对于现实事务更没有丝毫兴趣,只想“安富尊荣”,甚至只愿意得过且过。这样的人,如何有能力保护心爱的人呢?

贾宝玉和默尔索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存困境,那就是所得非所求:贾宝玉追求自由,却因为软弱在家长的疾言厉色面前妥协了;默尔索热爱生命,却因为执着而不得不面对死刑。

默尔索比贾宝玉更坚强,更叛逆。贾宝玉的叛逆还不彻底,他并不想抗争什么,只是一个疏离者。他内心深处其实是传统的,对于封建伦理道德是认可的,是不会为了自由和爱情而真的和父母撕破脸的。

默尔索则是一个真正用自己的荒谬生活和正常生活对抗的人,是一个不给自己留退路的人,是一个绝不妥协,绝不改变自己的人:他因为阳光原因开枪误杀了人,却选择漠然以对,丝毫不辩解,坦然接受死刑的判决,也不接受来自于宗教的救赎,甚至愿意别人观赏自己的死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默尔索是一个大无畏的人。

默尔索比贾宝玉更能代表大部分人的生存状态,因为他是底层人,始终是一个底层人。他的心酸无奈是底层人的心酸无奈,所以更能被大部分普通人所理解。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上,总有人被挤压到边缘,总有人越活越绝望。


现如今社会上边缘人依旧很多:跨性别者、残障人士、无家可归的拾荒者、失去记忆的流浪汉等等。边缘人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群体,需要有人为他们打抱不平,替他们表达心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