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
《关于2025年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
优秀典型县(市、区)名单的公示》
弥勒市被评选为优秀典型
近年来
弥勒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要求
依托弥勒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
生态环境、人文底蕴
采取“5+2”模式推进
健康城、绿美城、文明城、智慧城
幸福城、体育城、儿童友好城
“七城同创”
全力打造“庆来故里、福地弥勒”城市品牌
截至目前
弥勒已累计完成 95个老旧小区
523栋建筑改造
总建筑面积 68.62 万平方米
为城市更新注入强劲动能
弥勒温泉小区
始建于1998年
是弥勒开发最早的经济适用房小区
历经20余年
小区老旧、脏乱等问题较为突出
2020年
温泉小区纳入弥勒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对象
改造后的温泉小区焕然一新
灯亮、路平
水电管网畅通、功能完善、布局合理
弥勒公路分局职工宿舍
因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基础设施老化
没有休闲娱乐场地
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居住环境
让常住的老年人很是困扰
改造后的弥勒公路分局职工宿舍
绿草如茵,黄金菊悄然绽放
不少住户在楼下锻炼身体、围坐打牌
十分惬意
县车队老小区
建于1993年,历经30余年
由于常年缺乏物业管理
私搭乱建、阴暗脏乱等问题较为突出
公共管理陷入半瘫痪状态
如今
小区换新颜
有了新“管家”,漂亮又好住
弥勒: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工程,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近年来,弥勒市以实际行动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从“老破旧”到“新靓美”的华丽转身,展现了弥勒市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提升民生福祉的决心和行动力,为弥勒城市繁荣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党建引领与社区服务优化
创新物业管理模式,推行“53522红色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实行5分钟到场、30分钟解决小问题,5个小时内解决大问题等措施。构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协调机制,实行交叉任职,打造“党建联创、服务联办、活动联搞”平台及“思源公益”品牌。
数字化赋能社区管理,建立智慧社区平台整合物业、安防、便民服务功能,支持线上报修、智能门禁、快递柜等设施,提升治理效率与居民生活便利性。
创新改造实施与长效管理机制
推行“四步走”“六清单”改造方法,针对老旧小区特点,通过“聚焦痛点找问题、多元协商问需求、整体策划配政策、制定计划推行动”四步流程,结合六类清单管理,建立居民参与、多方协同的共建共治模式。
建立多方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动员政府、社会资金、居民等力量共同筹资,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推动、民主协商、专业把关”确定改造及运营方案,形成街道-社区-小区分级自治体系,确保长效管理。
统筹改造与城市品质提升
协调小区与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结合地下管网普查及管理平台,协同推进雨污分流、燃气及供水管网改造,确保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
融合“绿美社区”与文化保护,通过拆除违建、释放绿化空间,利用边角地增绿。保护建筑的历史风貌,结合新中式风格,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于休闲设施中。
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规划儿童活动空间,结合自然与民族元素设计景观,开展自然教育、安全守护等业态活动,营造安全健康的儿童成长环境。
下一步
弥勒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进
力争让居民住得舒心
让城市、社区更具活力
推动弥勒市的城市建设迈向新台阶
总编/杨锐
责编/张云龙
记者编排/孔德云 朱海楠
下载弥勒头条客户端
获取更多资讯
弥勒融媒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