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作业如渡劫,天雷滚滚求飞升。
说到辅导作业,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家长各有各的辛酸,
孩子气人的本事又那么的相似。
半夜11点,
楼下小宇妈妈的怒吼声惊彻全楼。
“4个小时,就写2道题?”
“不做题,一直扎橡皮?”
“你长嘴干嘛的?”
“脑子里装的都是浆糊吗?”
一、二年级时,
小宇是很开朗阳光的小男孩,
妈妈见人就夸孩子懂事。
去年9月升入3年级后,
孩子不再笑容满面地打招呼了。
买菜时遇见小宇妈妈,
她也很无奈,
老师联系她,说小宇上课总是走神,
晚上问他学了什么——一问三不知。
写作业磨磨蹭蹭,
都要睡觉了,一大半还没写。
小宇妈妈越说越激动,
脸色可见地变红。
上学期期末考试,
小宇在班级已经排在中下,
妈妈心里急呀!
谁还没有个望子成龙的小愿望?
趁孩子才上三年级,
赶紧抓一抓,
不成龙,
做只雄鹰也不错呀!
可孩子都三年级了,
早上起床得叫,
出门得催,
晚上写作业得看着,
真是心累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被习惯塑造的,优异的成绩来源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
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根本支撑在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研究与实践表明,好习惯能提升学习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小学一、二年级正是培养好习惯的时机,大多数家长因为学习内容简单,觉得孩子完成作业、成绩打满分就可以了。
写完作业后就玩,放学后想干什么干什么,错过了习惯养成的好时机。
等孩子升入三年级后,没有好习惯的支撑,各种学习问题突显,成绩下滑,家长才着急。
其实只要方法得当,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好习惯都不算晚!
像小宇这样的孩子,老师主动联系家长反映听讲问题,就表明孩子的听课状态已经亮红灯了,需要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及时调整家教策略,帮助孩子找回专注力。
小学知识难度不高,只要孩子认真听讲,一般在课堂上就能掌握大部分内容,课后稍加复习即可巩固。
不需要再做额外的辅导,可见课堂上会听课、认真听课有多重要。
山东省优秀教师成雅梅,在《好习惯带来好成绩》中提到的“五到”听课法,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被很多家长采纳,传递给孩子。
很多小学不补课也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正是因为他们会听课。
成雅梅老师的“五到”听课法强调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集结多种感官一起听课,从而达到集中注意力的高效学习效果。
所以,当老师反馈给家长:“小宇上课总是溜号。”
家长别急,也别只跟孩子重复:“你上课得认真听讲呀!”
这样的话太笼统了,孩子知道要上课认真听讲,但怎么做才算认真听讲呢?孩子其实是不懂的。
这时候家长告诉孩子具体方法就很重要。
比如:
把“你要认真听讲”替换成:
“上课时,你要认真听老师说的话呀!”
“老师说‘认真听’时,一定要注意听老师接下来说的话。”
“老师说‘记下来’时,要把老师说的内容记在书上。”
只有这样更细致地描述,孩子才知道“认真听讲”的具体操作,逐渐学会听课。
因此,想让孩子成绩好,第一件事:教会孩子听课!
我家大娃刚上一年级时,我是自己提前看学习方法,然后记在小纸片上。
第二天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就跟孩子说你要怎么做哦!
每次说一条,孩子再问问疑问,就差不多走到学校了。
后来孩子不仅记住了“五到”听课法,还能根据自己的习惯、课堂情况灵活应用。
一个学期养成几个好习惯,逐渐影响孩子的行为。
等孩子升入高年级后,这些好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学习效率显著提升,成绩自然稳步上升。
大家一定听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理解课本知识,这是最基本的环节。
但人的大脑天生会选择遗忘那些不常使用的信息。
这就是复习的重要性所在。
唤醒大脑记忆,把短期的知识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才能在做题、考试、需要运用它们时,及时调取信息。
如果不复习会怎么样?
当天放学时,就已经忘了大半。
如果及时做作业,还能唤醒记忆,
告诉海马体“这个信息很重要,别遗忘”。
如果孩子不认真做作业,
海马体会认为这些信息不重要,逐渐遗忘。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以为他会了,
但一做题就挠头、愁眉苦脸的原因。
因此,想让孩子成绩好,第二件事:要做好复习。
成雅梅老师在书中用一章的内容讲复习,包括及时复习、复习技巧、复习要怎么做、不同科目的复习方法、复习的周期等内容。
没看这本书时,我只觉得复习就是看看书、做做题,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复习原来有这么多讲究,不愧是在一线从教26年的老师总结的“抄作业模板”。
新手家长照着做就能上手。
此外,这本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做计划、怎么时间管理、如何总结学习经验、怎么做预习(包括基本方法、语数英怎么预习、怎么做预习笔记等)、如何高效完成作业、怎么快速记忆知识点、快速背课文等超实用、超详细的学习技巧。
说实话,我看了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就这,我都懂啊!”但是具体操作下来,不是忘了这个、就是落下那个,没有个系统性。
而且,同样的“预习+听课+复习”,我给孩子说可能三句话就完事了,但成雅梅老师却用整整三章特别细致地讲解操作方法。
所以,越是看似简单的事情,想要做好,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越是需要我们考虑周全,20几块入手资深教师的心血经验,让“辅导之路”少绕弯,你说划算不划算吧!
与其让老师多多关照,不如自己掌握方法,让孩子悄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