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演艺界,有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表演艺术家。

他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宰相刘罗锅》中刚正不阿的刘墉、《神医喜来乐》中妙手仁心的喜郎中,这些经典角色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

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位老戏骨在演艺生涯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他拒绝商业代言,缺席儿子的婚礼,与某些当红演员保持距离。

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选择,让他在浮华的娱乐圈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表演艺术家如此坚持己见?

是性格使然,还是对艺术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让我们走近这位演艺界的"独行侠",探寻他特立独行背后的故事与坚持。



从穷小子到表演艺术家

1946年,李保田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普通家庭。谁能想到,这个家境贫寒的男孩日后会成为中国影视界的标杆人物?13岁那年,他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进入徐州梆子剧团学戏,主攻丑角。

正是这段梨园经历,铸就了他"戏比天大"的职业信条。

1983年,37岁的李保田做了一个大胆决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这个年纪上大学,在旁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也是这个决定,让他完成了从戏曲演员到影视表演艺术家的华丽转身。



"刘罗锅"让他爆红,也让他"得罪人"

1996年,一部《宰相刘罗锅》横空出世,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这部由李保田、张国立、王刚主演的古装喜剧,以其诙谐幽默的剧情和三位主演的精湛演技,开创了内地"戏说历史剧"的先河,成为当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之一。

剧中,李保田饰演的刘墉驼背却正直、机智幽默;张国立饰演的乾隆皇帝风度翩翩,颠覆了传统严肃的帝王形象;王刚则塑造了一个溜须拍马却又滑稽可爱的和珅。

三人的精彩演出让观众印象深刻,被媒体和观众亲切地称为"铁三角"。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部大获成功的剧集之后,这组"铁三角"却再未同台合作。

李保田与张国立、王刚分道扬镳,而张国立后来与王刚、张铁林组成了新的"铁三角",拍摄了《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



多年来,关于三人为何不再合作的原因众说纷纭,成为娱乐圈的一个谜团。

从多方采访和报道来看,李保田与张国立、王刚的分歧主要源于艺术理念的不同。

李保田是一位对表演极为严谨的演员,在拍摄《宰相刘罗锅》时,他为了塑造刘墉的驼背形象,全程弯腰驼背,导致腰酸背痛,却从不抱怨。

此外,他对剧本和表演要求极高,甚至会对服装、化妆、道具等细节提出意见,因此也被称为"编外艺术指导"。

相比之下,张国立和王刚的表演风格更为松弛。据传在拍摄期间,二人都曾因为个人原因,影响了正常拍摄。

这些行为让追求完美的李保田感到不满。

他在后来的采访中直言:"有些人不可能再合作",并将原因归结为"性格差异"和"对待事情的态度不一样"。



刘罗锅大火后,制作方希望趁热打铁拍摄续集,张国立和王刚都表示愿意继续合作,但李保田却断然拒绝。

他看过续集剧本后,认为这是"粗制滥造、狗尾续貂的圈钱之作",不仅自己不演,还劝张国立和王刚也不要接。这一举动无疑得罪了制作方和两位搭档。

李保田后来解释,他拒绝续集是因为"宫廷戏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能反映老百姓心声,没有新故事,升华不出新高度"。

他坚持认为演员应该不断挑战新角色,而不是在同一个形象上"吃老本"。

这种艺术至上的态度,与当时正热衷于"戏说"系列剧的张国立形成了鲜明对比——张国立后来连续拍摄了《康熙微服私访记》和《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类似题材。



与娱乐圈的"格格不入

在娱乐圈,李保田是出了名的"三不"演员:不接广告、不参加儿子婚礼、不和某些演员合作。这些颇有些特立独行的选择也让他饱受争议。

就比如,2010年,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李彧在北京举办婚礼。

现场宾客满座,唯独却少了一个关键人物——李彧的父亲李保田。

这一缺席引发了外界诸多猜测,有人批评李保田冷血无情,连儿子的终身大事都不愿参与;但也有人对他的职业精神表示敬佩,认为他坚守了“戏比天大”的原则。

面对质疑,李彧主动为父亲解释:“父亲当时在拍戏,他不愿意因为私事影响工作。”

据悉,李保田当时正在拍摄电视剧《永不回头》,作为主演,他的戏份繁重。

剧组工作人员曾表示可以调整拍摄计划,让他参加婚礼,但李保田坚决拒绝,认为演员的首要职责是完成作品,不能因个人原因耽误整个剧组的进度。

这种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在拍摄《神医喜来乐》时,为了演好郎中角色,他专门去学了三个月中医把脉,自己都明白了简单的医理。

拍《夜莺》时,为体验盲人生活,他连续数月蒙着眼睛生活。这种近乎偏执的敬业精神,让很多导演都赞叹有加。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李保田的很多做法显得格格不入。

当其他老戏骨纷纷参加综艺保持曝光度时,他几乎从不在娱乐节目露面;当明星们争相代言捞金时,他依然坚守不接广告的原则。

更让人唏嘘的是,因为多次因剧本质量问题与制片方发生冲突,甚至对簿公堂,他一度遭到业内"封杀"。但李保田从不后悔:"我的每一个选择,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今77岁的李保田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但他的作品依然在被观众反复观看。从《宰相刘罗锅》到《神医喜来乐》,从《夜莺》到《凤凰琴》,他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经得起时间考验。



真正的艺术家该是什么样子?

在这个炒作成风、流量至上的娱乐圈,李保田就像一股清流。他不迎合、不妥协、不随波逐流,用最纯粹的态度对待表演这门艺术。

有人说他固执,有人说他清高,但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不合群",让他成为了真正的表演艺术家,而不是转瞬即逝的明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李保田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坚守原则比追逐名利更需要勇气。

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演员最后拼的不是演技,而是人品。"这句话,值得整个娱乐圈深思。



参考资料:

《丑角爸爸》李保田:丑角折射大美.新浪娱乐2012-06-13



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揭晓 《外交风云》获最佳电视剧奖.新华网 2020-10-18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