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后,中方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对美国经济、企业及全球战略布局产生显著影响。从总体结果来看,中方的反制非常到位,美国收到的坏消息,更是一波接着一波。
美国受到了什么影响,首当其冲的,是美国企业的中国订单规模受到冲击。美国企业因恐慌性囤货,导致进口激增,2025年2月单月贸易逆差达1479亿美元,两个月累计逆差突破3010亿美元。中国企业通过调整商品编码规避关税限制,反而推高美国零售商的囤货成本,导致库存积压和资金链紧张。
(美国农产品出口下降)
其次,美国农产品与高端制造业订单流失,中国在年初的时候,就停止采购美国大豆和玉米,转向巴西等国增购。美国豆农面临价格暴跌,全美50万豆农联名抗议,警告农场破产风险。
还有高端制造产业也受到波及,波音飞机订单被暂停接收,中国C919大飞机订单超1000架,直接挑战了波音公司的在华市场份额。
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中方暂停接收波音飞机,是直接针对美国加征关税的精准反击。波音近年因737 MAX事故频发丧失信任,而中国C919国产大飞机的交付进一步挤压其市场空间。
(波音飞机被退回美国)
最后,美国本土企业成本上升与竞争力下降,虽然美国零售商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15%对冲关税,但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难以替代。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特斯拉上海工厂超六成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商,若供应链断裂将影响其全球产能。
至于单纯的经济方面,美方面临美股与美元的双重压力。目前来看,美股波动与企业利润缩水,波音、特斯拉等个股受挫,波音因订单取消和737 MAX复飞受阻,导致股价暴跌,特斯拉虽在华产能扩张,但面临供应链本土化依赖的长期风险。
此外,通胀压力也传到了股市,有数据测算,美国加征关税将推高美国通胀0.7个百分点,企业利润被成本挤压,科技股与消费品板块承压。
更让特朗普无法接受的,是美元霸权遭遇挑战,如今全球掀起美债与美元抛售潮,全球央行美元储备占比从2000年的72%降至58%,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突破100万亿元,同比增长68%,“一带一路”本币结算占比升至42%,削弱美元结算主导地位。
(美元地位遭遇挑战)
如果只是说美国内部受到了影响,明显是不够全面的。目前在国际社会,向中国靠拢的国家越来越多。
先看欧盟,冯德莱恩先前已有计划访华,这是在特朗普推出新关税政策后,做出的计划,并且还是在特朗普表态暂停90天加税后,这说明什么?欧盟或许已经不完全对特朗普抱有信任,哪怕在此过程中,美欧会进行谈判,但是欧方显然不愿放弃和中国交好的机会。
(冯德莱恩计划访华)
至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他们通过承接中国光伏产能,可以规避美国关税。
再有就是拉美与非洲,巴西、阿根廷已经在扩大对华大豆出口,埃及、尼日利亚加入“一带一路”本币结算体系,减少对美元依赖。
这里重点要说的是阿根廷,目前该国不断放宽之前的限制,进口中国商品的规模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看,其实是抢走了美国的原有订单。
(阿根廷总统米莱)
这也不是说阿根廷非要和美国对着干,中国的商品物美价廉,给谁都会喜欢,更何况阿根廷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如果国内有企业垄断某一行业,那相关的产品价格必然不会低,所以这个时候进口中国的商品才是最优解。
从阿根廷的反应,也能映射出其他国家的态度,谁会闲着没事主动将中国的商品推远?目前来看,或许就只有美国会作出如此错误的选择。
总的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反而加剧美国通胀、削弱企业竞争力,并加速美元霸权衰落。
尤其是波音遭遇的情况,更是暴露了美国高端制造业的脆弱性,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本币结算体系,已经成功拉拢不少新兴经济体,重构全球贸易规则。若美国继续逆全球化而行,其经济与战略优势将进一步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