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关注“瓯柑楼市”,看不一样的原创新闻

写在前面:因微信后台认证规则改变,“楼市温州”即日起更名为“瓯柑楼市”,原创团队人员、架构保持不变。“瓯柑楼市”仍以温州城市、楼事、房市为主要报道方向,写不一样的原创新闻仍是我们的不二追求。

温州之所以民营经济发达,靠的绝不仅仅是温州市区,还包括乐清、瑞安等经济强县(市)。

同样地,乐清、瑞安民营经济发达,靠的也绝不仅仅是乐成、安阳等城区,还包括柳市、北白象、塘下等经济强镇。

从某种意义来讲,温州能获得民营经济这张金名片,这些强镇功不可没。

然而如今,它们却成了温州最“委屈”的地方。

01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环绕着温州市区,瓯北、北白象、柳市、塘下等强镇林立。它们紧挨着温州市区,但分别属于永嘉、乐清、瑞安,连接着温州市区与它们的县城(城区)。

其中,瓯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但已在10多年前被拆分为瓯北、三江、黄田等3个街道,不再是镇,名义上属于永嘉县城的一部分。

但是受地形影响,瓯北、三江、黄田与上塘分离,反而与温州市区融为一体。


瓯北

北白象、柳市同样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只是这一段瓯江两岸,尚未建成高质量城区,未能更好地一体化。

它们虽是两个镇,但其镇区融为一体,合称柳白片。


塘下位于大罗山南麓,东北、西北分别于温州市区的海城、仙岩相连,其镇区与温州市区的部分城区融为一体。同样地,塘下镇区向南,也与瑞安城区融为一体。

从温州市区中部、东部南下瑞安,在塘下形成“Y字形”交汇。


塘下

可以看出,这些强镇区位条件优越,是温州市区前往各县城(城区)的必经之地。

瓯北、北白象沿江,塘下面海,柳市更是通江达海,从而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这些强镇迎来了辉煌的时代。

然而近10多年来,随着各县(市)集全力发展县城(城区),这些强镇的建设趋于停滞,逐渐老化。

02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走进这些强镇,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它们的经济活力。

生意遍地,工厂林立,其中还不乏一些知名企业、上市公司,内生动力强劲,是“温州模式”更典型的代表。


瓯北五星工业区

其中,柳市是浙江第一强镇,在全国也能排在第11名。

而全国排名前10的镇,全都位于一线城市附近,能接受足够的资源外溢。可以说,柳市是全国自力更生最强镇。


来源:2024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

然而,落后的城市建设,混乱的交通秩序,与现代化、宜居完全不搭边,仿佛一切停留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建筑都算是相对较新的事物了。


瓯北的大片城中村

与温州市区事实同城的瓯北,相对好一些,沿瓯江的城市界面不错。但是,双塔路以北,依旧是大片城中村。

柳市、北白象仅有七里港高速互通附近有小范围新建城区,其他地方几乎没什么变化。

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当前已经建成的、正在建设的,都绕开柳白镇区,从边缘经过。靠近并深入镇区的,仅有远期、远景规划,尚无建设时间表。

塘下建设了一座中心区,但建了十几年都没完成,还是稀稀落落。至于塘下其他地方,更是一塌糊涂。

令塘下人气愤的是,塘下连一座像样的商业综合体都没有,稍微改善一点的消费都要往外跑。

塘下也没有五星级标准的酒店,企业招待有时也要往外跑。

没有商业综合体与五星级标准酒店,这在温州几个强镇中算是独一份了,甚至还不如一些普通镇。


乐清城区的人居环境

与这些强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塘、乐成、安阳等县城(城区),发展日新月异,大公园、商业综合体、商务楼、星级酒店、高端住宅林立,人居环境优美,生活配套齐全,秩序优良。

北白象、柳市、塘下等强镇,不少富豪、年轻人都因生活环境原因,而去城区买房,搬到城区居住,即便家里的产业还在镇上,上下班更远了。

而这些强镇的生活环境,也不利于企业招引人才,最终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03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其实,这些县城(城区)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这些强镇的贡献。

要知道,瓯北、柳白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占了永嘉、乐清约一半的份额,塘下也占了瑞安近三分之一。


然而,这些强镇所享受到的城市建设,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匹配,还远远不及他们对所在县(市)的贡献。

换句话说,这些强镇在给全县(市)挣钱养家,得到的却只是“劳碌命”,享受不了太多建设成果,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正比。


柳市街景

不仅如此,这些强镇的用地指标还被严重控制。

或许瓯北真的土地资源不足,但沿海的柳市、塘下还有大量土地,却无法得以充分使用。

当柳市、塘下的企业想要扩张,拿不到地,只得外迁。而所在县(市),也在引导这些企业向盐盆、阁巷等地搬迁,以更靠近县城(城区)。

就这样,在乐清、瑞安城区附近,一座座现代化产业园区拔地而起。但在柳市、塘下这些强镇,厂房大多还是原来的“低小散”面貌。

也有企业搬迁至瓯江口、温州湾新区,这好歹还在温州境内。

还有一些企业,还迁往外地,造成产业、税收、人口流出温州,非常可惜。

就这样,柳市、塘下大量土地未得以更好地开发,发展空间被人为限制,令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巨大的发展潜力被浪费。


北白象的企业

相对较好的是鳌江流域的强镇,平阳重点发展鳌江,龙港在撤镇设市后也迎来了大爆发。

但是,瓯北、柳市、北白象、塘下,就没这么好的命。

04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自“十四五”规划以来,温州提出“一主一副两城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其中,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包括市区及永嘉、乐清、瑞安的76个街镇在内。瓯北、柳白、塘下,自然囊括其中。

根据最新发布的《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内规划空间结构为“一核三辅”,其中核心城区包括温州绕城高速北线至大罗山南侧区域,将瓯北片整体及柳白片、塘下部分纳入。


瓯江两岸

在此背景下,北外滩(三江)、滨江新区(柳白)、塘河新城(塘下)的开发建设,均被提上日程。瓯北、柳白、塘下,仿佛要迎来新的春天。温州大都市区一体化,仿佛就在眼前。

遗憾的是,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房地产陷入低迷,还导致地方财政紧张,这些新区、新城的建设,只能停留在蓝图之上,目前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瓯北片、柳白片、塘下的面貌,很难发生重大改变,只能等待更合适的发展契机。

不得不说,这些新区、新城建晚了,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对所在城镇乃至整个温州,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瓯北

那么,倘若建设契机到来,北外滩、滨江新区、塘河新城应尽快启动建设,以更好地激活这些强镇的发展潜力,并助力温州大都市区一体化。

至于背后的老镇区,可适当保留一些,以低成本满足小微企业的发展与外来人口居住,保持上下游产业链优势与经济活力。

这些真正为所在县(市)与温州整体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强镇,更应被善待。

点击上面,关注“瓯柑楼市”,看不一样的原创新闻

1、

2、

3、

4、

5、

6、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