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不止的全球地缘战场上,局势正在悄然发生剧变。
高调推动“联俄抗中”战略的特朗普,如今似乎意识到棋走偏锋,悄然开始调整方向。
与此同时,远在莫斯科的普京却连办两件大事。
而乌克兰也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泽连斯基政府高官表示,乌克兰还能再打四年......
特朗普联俄抗中
特朗普上台后,他的外交动作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早在今年2月,《纽约时报》的白宫首席记者彼得·贝克就发文指出,特朗普正在推动一场几十年来最剧烈的外交政策调整之一。
文章明确提到,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相比前任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其目的,是为了集中资源和力量来对付中国。
换句话说,他想走的路,是“联俄抗中”。
其实,“联俄抗中”这一战略思路,并不是新鲜事。
特朗普在自己第一个任期内,就曾流露出这方面的倾向。
当时,美俄关系一度进入所谓“蜜月期”,他与普京至少五次面对面会谈,还有多次电话沟通,以至于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极大争议。
一些反对者甚至怀疑特朗普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秘密联系,指控他是“被克格勃操控的特工”,虽然这些说法都没有证据,但从侧面反映出,特朗普在处理对俄关系上的“不同寻常”。
哪怕在离任之后,特朗普也没有收敛他对普京的称赞。
2023年,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还特意强调自己与普京“私交良好”,甚至表示如果自己连任成功,俄罗斯就不可能出兵乌克兰。
而今年回到白宫之后,特朗普的行动更加直接。
2月12日,他和普京进行了通话,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三年来,美俄领导人首次公开对话。
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次通话“持续时间很长、内容非常有价值”。
紧接着,在3月的一次采访中,特朗普说得更露骨。
他对媒体表示,最近和俄罗斯总统以及乌克兰总统都进行了“很不错的交流”,并直言,美国应该设法与俄罗斯打好关系。
他特别强调,俄罗斯国土辽阔,资源丰富,而如果美国能够修复与俄关系,把俄罗斯从中国这边拉走,那将是对美国极为有利的好事。
这句话无疑点破了他的真实用意。
在特朗普看来,相比于与中俄两国同时为敌,不如选择与俄罗斯“和解”,好把战略重心集中在中国身上。
说白了,他想要打破中俄之间日渐紧密的合作,让美国在博弈中争得更多主动权。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未必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普京办了两件事
尽管特朗普曾多次信誓旦旦地表示,一旦重新入主白宫,就会“立即”推动俄乌战争停火,但时间已经过去近百日,战场却没有丝毫平息的迹象。
反而,局势在特朗普的强势介入后变得更加复杂。
事实上,虽然特朗普口头上一直强调美俄之间就停战问题达成了“某些共识”,但现实中,美俄之间的分歧却愈发凸显,真正的进展寥寥无几。
眼看承诺落空、效果不彰,特朗普不得不调整策略。
4月20日,他对外放话:“希望本周内俄罗斯和乌克兰能签署停战协议。”换句话说,他开始对普京下最后通牒,把窗口期压缩到一周之内。
不仅如此,在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的当口,特朗普还表示,预计中美将在“三到四周内达成协议”。
有分析指出,从时间节点安排来看,特朗普明显希望在短时间内“连破两关”,分别“对付”美俄两国。
不过,正如许多分析人士指出的那样,特朗普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而就在特朗普高调喊话的同时,普京这边也没闲着。短短几天内,俄罗斯动作频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普京办了两件大事。
首先,普京主动宣布了一项临时停火措施,时间为30小时。这一决定并不代表俄方服软,而是一次精准的外交试探——他要让国际社会看清楚,真正不愿意谈判、拖延和平的是基辅而不是莫斯科。
这个操作,其实是一种“姿态战”,通过短暂停火反向施压乌克兰和西方盟友。
其次,普京在能源合作上继续向中国大力靠拢。
正值中美贸易冲突白热化之际,中国减少了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而这正好为俄罗斯腾出了一个巨大的出口缺口。
几天前,俄罗斯副外长明确表态:中国要多少油气,俄罗斯都可以供给。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想用“联俄制中”的策略来挑拨中俄关系,无异于痴人说梦。
与此同时,乌克兰也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乌克兰驻联合国代表高调宣称:“只要德国愿意拿出30%的武器援助,我们完全有能力再打四年,打到2029年。”
这番话既是向西方盟友喊话,也是对特朗普言语斡旋的直接否定。
可以说,特朗普本想借“联俄抗中”打开外交突破口,如今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双重打击。
局势,已经完全脱离了他设想中的轨道。
参考资料:
特朗普:俄罗斯领土比中国还大,有矿——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