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特朗普的外交策略向来以"美国优先"为旗帜,但在俄乌冲突中,他的立场却呈现出令人玩味的双重标准。

当地时间24日,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对俄罗斯袭击乌克兰表示不满,敦促普京"住手"的言论,字里行间都是的"好言相劝",温柔至极,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对乌克兰的态度从2025年初开始就显示出明显的强硬转向。

三月初,在一场激烈的椭圆形办公室会谈后,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暂停对乌克兰的所有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这一决定直接源于特朗普和副总统JD·万斯对泽连斯基"缺乏感恩之心"的批评。

据来自美方内部消息透露,会议原本旨在讨论美乌关键矿产协议,但迅速演变成一场对峙,美国领导层明确表示乌克兰不应将美国的支持视为理所当然。

这种将至关重要的军事援助与乌克兰的"感恩"表现挂钩的做法,充分暴露特朗普外交的交易本质。

更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政府将援助暂停与极具争议性的经济协议捆绑——要求乌克兰将其稀土矿产资源的50%所有权交给美国,作为对美方军援的"偿还"。

美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直接向泽连斯基提出这一要求,而特朗普本人更公开表示希望美国获得价值5000亿美元的乌克兰稀土矿物。

与对乌克兰的苛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却表现出极大的容忍度。

即使在4月24日谴责俄罗斯袭击基辅的帖子中,特朗普的用词也极为克制——"不满"而非愤怒,"住手"而非制裁或报复。

对乌克兰实质性惩罚,对俄罗斯则仅限于口头劝诫,冰火两重天。

特朗普政府对俄乌冲突的调解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立场软化。

多方消息证实,白宫正在积极评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主权的可能性,并探讨建议联合国采取类似立场的方案。

这一动向,直接违背国际社会多年来的共识,也完全无视乌克兰政府关于"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谈判"的坚定立场。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似乎将克里米亚视为可以与俄罗斯交易的谈判筹码。

特朗普在3月18日与普京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通话前,就暗示可能讨论"分割某些资产",包括乌克兰领土问题和战略基础设施控制权。



一方面,要求泽连斯基接受可能牺牲领土完整的和平协议;另一方面,又暂停乌克兰自卫所需的军事援助。

在2月28日的白宫会谈中,当泽连斯基坚持安全保障是停火前提时,特朗普直接表示"不想承诺任何具体的安全保障",并称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目标"不在谈判桌上"。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妥协不仅限于克里米亚。

普京提出的和平条件包括: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欧洲维和部队不得部署在乌领土、停止西方军事援助,以及莫斯科保留当前占领的所有领土。

从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动向看,这些条件大多得到默许或变相接受,尤其是通过暂停军援实际也满足俄罗斯"停止西方军事援助"的核心要求。

而且,特朗普对俄乌双方采取的双重标准不仅体现在行动上,更植根于其话语体系中。

对乌克兰,他使用威胁性语言,称泽连斯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推销员",暗示其不断"带走"美国资金;对普京,即使在批评时也保持尊重,强调"与普京总统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

果然,人是感情动物,即便单纯如动物的“动物“,比方说这位美国总统。

在政策实施上,特朗普这种双重标准更为明显,他可以因为一次会谈不愉快就暂停对乌军援,但对俄罗斯持续的攻击行动仅表达"不满";要求乌克兰用稀土矿产权"偿还"军援,却从未对俄罗斯提出类似的赔偿要求;施压乌克兰接受可能损害主权的和平条款,却从未要求俄罗斯撤军。

根据白宫透露,特朗普与普京达成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停火"协议,主要内容是俄罗斯暂停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攻击30天。

这一安排看似平衡,实则不对称——限制乌克兰利用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能力,却不妨碍俄军在地面的推进。

正如分析指出:"相互停止攻击能源和基础设施,意味着直接废掉乌克兰的导弹无人机骚扰俄罗斯境内的能力,却不会阻止俄军地面推进,这相当于废掉乌克兰一半武功,让俄罗斯放开手脚。"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政府在暂停对乌军援的同时,却考虑放松对俄罗斯的制裁。

路透社3月的报道显示,白宫已要求国务院和财政部起草可能解除对俄制裁的目标清单,这一动向与特朗普降低国际油价的战略目标相关——通过施压沙特增加产量、释放美国能源出口,他试图"彻底瓦解俄罗斯的战争财政"。



然而,放松对俄制裁将直接削弱这一战略效果。

当然,特朗普对普京的特殊态度不能简单归因于个人好感,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计算和个人利益考量。

从战略角度看,特朗普一直将结束俄乌冲突视为首要外交目标,认为这能彰显其谈判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更倾向于向弱势方乌克兰施压,因为前者更易屈服。

从经济角度看,特朗普对乌克兰稀土资源的觊觎和对俄罗斯能源市场的兴趣,共同塑造他的亲俄疏乌立场。

乌克兰拥有22种美国视为"关键"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数万亿美元;而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其合作对美国石油战略至关重要,特朗普在两者间的平衡行为,实质上是一场资源争夺战的体现。

从个人政治角度看,特朗普一直渴望被视为能够"搞定"普京的强人领袖,他将与普京的对话视为个人外交能力的证明,这种心理需求使他更关注与普京的"私人化学反应",而非俄乌冲突的是非曲直。

更深层地,特朗普的外交哲学本质上是交易性,他将国际关系视为一系列可谈判的交易,而非基于价值观的联盟,这种思维导致他将乌克兰的主权和安全视为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而非必须捍卫的原则,正如他在矿产协议谈判中表现的那样,“一切都有价格”,包括盟友的生存利益。

归根结底,特朗普的“爱恨”只是表象,骨子里都是算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