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岁的齐白石,画了一个老虎,送给了一个过生日的朋友,后来这幅画拍了3200万。而有意思的是,这幅画说的是老虎,连老虎的脸都不露出来,就画了个背影。
“平日里看的老虎都是威风凛凛,怎么齐老笔下的老虎如此温和?”
“要不是看着颜色的确是老虎,不知道的还以为画的是猫呢。”
在老友杨虎的七十寿宴之上,齐白石专程带来了一幅他的亲笔画作。因着杨虎名字中恰有一“虎”字,故此齐白石特意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老虎图送给老友。
彼时的齐白石盛名在外,听闻今日齐老会送上自己的一幅画,来参加寿宴的人们早就迫不及待了。
他们既好奇齐白石画作的内容,又想一睹齐老的亲笔画作。
当一只没有正面,乍一看还显得“憨态可掬”的大老虎出现在纸上时,众人终于忍不住开始低声交流起来。
作为宴会主人公的杨虎先生,他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虽然众人皆知齐白石善画花鸟鱼虫,鲜少见他画各类猛禽凶兽,着实也没有想到他会将老虎画成这样。
面对众人的揣测和议论,齐白石倒是淡定的不发一言。
“你们快看!齐老的这幅老虎图,虽然老虎乍看起来性格温顺、姿态放松,但是你们看老虎的尾巴。”观图中的一人突然指着老虎的尾巴叫了起来。
男子的声音顿时将大家的视线吸引了过去,老虎高高翘起的尾巴,这一刻似乎“活”了过来。
一只只有背影的胖老虎,它姿态放松的背对众人站着,高高扬起的尾巴,似乎预示着老虎随时蓄势待发的进攻。
听到这里齐白石笑了起来,人们也终于如恍然大悟一般醒悟。
原来,齐白石的老虎看起来如稚儿随意画下,实则处处暗透玄机。老虎闲适的姿态,暗示它正处于绝对安全之地。
至于它慵懒状态下有力的肌肉以及高扬的尾巴,则代表了老虎时刻散发的威严霸气。
读懂了齐白石的“虎图”后,人们无一不称赞其精妙之处。这幅“虎图”虽初见令人不解,后来却被人以3200万的高价拍下。
说起齐白石的画作,就不得不提他最令人称赞的“墨虾”,也算令是他彻底出名的作品之一。
齐白石笔下的虾不必过多着色仅以墨色深浅,即可将虾的神态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
齐白石出身不高,幼年时期仅读过很短时间的私塾。为了帮衬家中生计,齐白石从小就做过很多伙计,由此也为他日后细致入微的画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齐白石自小便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虽然家中无力供他读书、学习绘画,但是生活中的素材无处不在,齐白石经常用心观察周遭的花鸟鱼虫,并将其用笔画下来。
年长一些后,齐白石拜师学习雕刻木工,初心是为了习得一项生存技能,没想到为他日后的绘画发展打下了基础。
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自己的爱好趋势,齐白石很快就成为了出色的雕刻师傅。
如果只为了单纯的养家糊口,这项技能足以满足他的生活。只不过齐白石的心中一直有个声音,时刻告诉着自己,还想要继续在绘画方面深造,还想继续往这个领域发展。
不敢就此沉沦的齐白石,再往后的时间里又拜了不少师傅。这些师傅有的教他诗文、有的教他绘人物肖像。
纵使也有人笑称齐白石没拜过名师,他依旧凭借多年研习,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齐白石的画风并非一成不变,他初期擅长画花鸟图,后来走上写意的路径。
齐白石之所以被人们称赞,除了他的绘画技巧之外,还有他的“大胆”行径。
一般人都会中规中矩的绘画,反观齐白石敢于在已经小有名气后,果断推翻自己的成就,摸索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齐白石的画讲究一个“神似”,主打线条简约乍看之下不惊艳,越看越活灵活现。
齐老曾说过一句话“学我者生,拟我者死”,他想传达的意思就是艺术创作需要“灵魂”,只有作品中拥有了自己的“魂”,画作才能活过来。
(参考:齐白石《虎》估2800万港元(图),中国新闻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