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变幻莫测,身边不少人都出现了发热、头痛、咽痛的症状,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感冒了,吃点感冒药、退烧药,想着休息几天就好。但你知道吗?有一种疾病,早期症状和感冒极为相似,却有着致命的危险,它就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福建宁德49岁的吴先生,突发持续高热、炸裂式头痛、喷射状呕吐,起初他以为只是小感冒,没当回事。可短短三天后,他就陷入深度昏迷 ,被紧急转入ICU救治。经检查,吴先生被确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幸好经过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救治,昏迷十日的他最终苏醒过来。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流脑就在我们身边,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一、流脑究竟是什么?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 。这种病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比如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一旦被其他人吸入,就有可能感染。人群对它普遍易感,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也是流脑的高发地点。

二、流脑与感冒的区别

流脑早期症状和感冒非常相似,都有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症状,这也是很多人会把流脑当成感冒的原因。但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区别:

1. 发热程度:流脑引起的发热往往更为急剧和高热,体温可迅速攀升至39℃甚至更高,并且这种高热状态持续时间较长,不易通过常规药物或物理降温手段迅速缓解。而普通感冒的发热通常较为温和,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2. 头痛和呕吐:流脑患者常出现剧烈头痛,往往伴有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病菌侵犯脑膜和脑组织所致。而普通感冒虽然也可能引起头痛和呕吐,但症状通常较轻,且较少出现喷射性呕吐的情况。

3. 皮肤症状:流脑患者在发病初期还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特征性表现。这些瘀点、瘀斑通常出现在身体暴露部位,如躯干、四肢等,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而普通感冒则不会出现这种皮肤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流脑还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如颈项强直(脖子僵硬,低头时疼痛明显)、畏光(对光线敏感,眼睛难以睁开)、意识障碍(精神萎靡、嗜睡,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抽搐(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或局部性抽搐)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说明病情已经较为严重,必须立即就医。

三、流脑的危害

流脑起病急、进展快,极易导致死亡,其病死率超过10% 。约20%的流脑患者即使治愈后也会留有严重的肢体和组织的伤残,1/3的感染者终身伴有和神经系统损害有关的智力、视力、听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 。对于孩子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玩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四、如何预防流脑

1. 接种疫苗:这是预防流脑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现阶段既有免费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也有自愿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可选择。家长们一定要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也可以咨询医生,考虑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

2. 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少20秒;在人员密集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常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 - 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3. 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睡眠7 - 8小时,儿童和青少年睡眠9 - 11小时;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

五、出现疑似症状怎么办?

当出现高热不退、反复呕吐、皮肤出现出血点或精神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病情。就医时要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如果不幸被确诊为流脑,也不要慌张,早期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及后遗症风险 。对密切接触者可进行医学观察(至少7天)和预防性服药 。

流脑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在这个流脑高发的冬春季节,一定要提高警惕,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不要让小疏忽酿成大悲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