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从来没有一个词像当下的“智能”那么火爆。

但是,汽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智能,也一直没有答案。

今年的上海车展,宝马新世代车型,以创新集大成者的姿态,定义了未来的智能汽车。



01,让车拥有聪明的大脑

首先出场的,是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

4月21日,在上海车展开幕前,宝马就用一场“驾控大秀”提前展示了这款车的巅峰性能——18000牛米轮上扭矩、最高1.2吨下压力和3g峰值的横向加速度。

这是可以媲美F1赛车的极致性能,不仅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甚至也超越了很多专业车手的能力极限,把这样的性能搭载在一台公路版车型(区别于赛车)上,难道如今连宝马也变得这么不靠谱了么?

当然不是!这台车真正的颠覆性不在于性能,而在于对性能的精准控制。



不受控的性能是危险的,车辆性能越强,对驾驶员的驾驶能力要求也越高,所以很遗憾,很多人虽然买了很好的车,但却从没有真正体验过车辆可以带来的驾驶乐趣。

视驾驶乐趣为品牌核心价值的宝马,对此也一直无能为力,因为作为车厂,你虽然可以提高车辆的性能极限,但车辆性能能发挥出多少,却受限于人的能力极限。

如何让一个普通人也能像专业车手一样体验到最极致的驾驶乐趣?得益于智能化技术的巨大进步,宝马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那就是宝马用高度自研算法和全新智能架构创造出的BMW新世代“驾控超级大脑”。



宝马新世代车型都将配备4个超级大脑,驾控超级大脑只是其中之一。

在宝马新世代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底层基础上,“驾控超级大脑”以域控制的形式在行业里首次实现了动力域及底盘车身域的集成控制,动力传动、制动、充电、能量回收及转向等核心子功能,不再是各自为战,而是互相密切配合。

同时大幅提升的算力、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和全新线束所构建的全新数字神经网络,将指令信息处理速度时延缩短至1毫秒,较以往系统提升了10倍。

以前,车辆上是一个个独立控制着各个子系统的控制单元,现在车辆真正拥有了聪明的大脑。

02,不仅聪明,而且功力深厚

但这并不够。世界上有很多智商很高的聪明人,但由于缺乏长期而刻苦的专业训练,功夫下得不够,最终也不能成为某个领域真正的高手。

这台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不仅拥有“驾控超级大脑”,还同时拥有宝马自研的动态性能控制系统(DPC),这套系统凝聚了宝马在驾驶动态领域长达一个多世纪参数图片)的技术积淀,它能准确判断司机的驾驶意图,并据此对车辆各子系统做出相应的控制。



宝马集团负责客户、品牌及销售业务的董事高乐在介绍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

为了彰显这套系统有多牛,这台概念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能带来最大1.2g的制动效果,这已经超出了很多普通乘用车的最大刹车力度,宝马宣称98%的减速意图都不用踩刹车,仅凭动能回收即可实现。

如果没有DPC,这样的动能回收效果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的车可能根本就没法开,一“收油”就是一个急刹,这谁受得了?但是有了DPC,有了驾控超级大脑,动能回收系统就会非常聪明地根据实际车况、路况,以及司机的意图,让减速进行得安静、丝滑。



得益于驾控超级大脑,以及超级强悍的整体性能,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成功挑战54度极限陡坡。

BMW驾控超级大脑,让车辆性能的控制不再受限于人的驾驶水平,让普通人也能像专业车手一样体验到更极致的驾驶乐趣,这在行业里是第一次!

“我们不生产车轮上的智能设备,我们将智能真正地融入汽车!”看了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在上海的这场“驾控大秀”,我对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的这句话有了更加具象的理解。

03,重新定义人机交互

真正的智能化是让汽车拥有大脑,把智能设备生硬地置于车内,把车机做成手机,这不是汽车智能化的正确方向;汽车智能化更不是让人变成乘客,让车脱离人的控制,而是让人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这就需要更好的人机交互。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奇怪为何本届上海车展,宝马要把自己的展台设计成这个样子!



宝马展台被设计成一个放大版的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参观者可以零距离、细颗粒度地感受宝马4个划时代的人机交互界面。

2025年上海车展,宝马展台变身一个超大的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沉浸式诠释了BMW首创的全景iDrive与深度融入本土创新的新世代操作系统X。

现在但凡是款新车,几乎都言必称智能座舱,可是怎么个智能法?操作更简单了?人机交互更直观了?很多时候可能恰恰相反:大量重要信息都置于中控屏,几乎所有操作都无法盲操,几乎每一次信息获取、每一次简单的操作,都会发生视线转移——这当然也就意味着风险!



宝马认为,智能人机交互不在于技术堆砌,而在于屏幕、语音、按键、信息显示配合得恰到好处。

宝马的全景iDrive坚持以驾驶员为中心,用超宽视域视平线全景显示、全新的3D HUD、竖向双幅超感智控方向盘,以及“自由剪裁”式设计的向心中控等四项行业独有的创新交互界面,重新定义了车内人机交互。

四个界面虚实结合,基于“视觉锥”设计理念排布,以分层设计引导“视线始终向前”,最小化视线转移,最大限度实现“盲操”,让人车互动流畅自然,带来宝马独有的“驾驶至上”的人机交互体验。

04,最懂中国用户的居然是宝马的智能座舱?

“语音控制不就相当于盲操了吗?”,总有人如此抬杠,殊不知再好的语音控制也不能完全替代物理控制,因为语音控制存在着时延。

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都将搭载宝马集团与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用车专家”和“出行伴侣”两大中国专属AI智能体,其响应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进入了“3秒俱乐部”。然而对于和驾驶直接相关的操作而言,这个响应还是太慢了,所以宝马的语音控制仅限于导航、娱乐等和驾驶非直接相关的操作。这一点从两大智能体的命名上也能看得出来。



诸多被别家当做核心卖点的AI功能,在宝马新世代车型上只是汽车的智能“伴侣”。可是,即使在这些非核心功能上,宝马同样做到了极致。2026年,首款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将搭载宝马定制AI引擎,实现拟人化沟通、多智能体协同及开放生态整合。

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为中国市场高度定制,70%源代码在中国开发和优化,在底层逻辑上更贴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针对中国用户专门优化了游戏、卡拉OK、视频会议等场景的交互体验;宝马在德国之外唯一设立的SkyLab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研究中心,针对近100项细节功能进行本土优化,最终打造出最懂中国用户的智能座舱。

正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所说,新世代是宝马面向未来所打造的创新技术集大成之作。“我们将持续技术积累,将创新成果量身定制地推向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宝马始终坚持“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创新”;从2026年开始,首批国产新世代车型将在沈阳下线——中国制造,中国专属。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BMW新世代车型是宝马创新的集大成者。

青主按:没有价值主张,就会千篇一律

上海车展期间,腾讯视频采访青主,问最关注哪款车型。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BMW新世代车型。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重大技术创新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漂亮!



先不说功能,宝马全景iDrive那独有的美感,在当下的汽车行业显得格外孤高。

整个车展逛下来,看到的都是雷同的设计,尤其是内饰,不要说普通人,就算是所谓的专业人士,遮住logo大家也很难分清谁是谁。BMW新世代车型是少有的几款原创设计之一,如果再加上一个“具有强烈价值主张”的定语,那可能就是唯一了。

汽车设计为何越来越雷同?

智能电动时代,技术和功能在加速同质化,这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智能电动化的大潮下,很多品牌迷失了自我,新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但是鲜有明确的价值主张,大家都只是一味地跟风,于是满眼都是隐藏式把手、贯穿式尾灯、全景天幕,丰田埃尔法火了,就冒出一堆豪华MPV;路虎卫士火了,又冒出一堆方盒子……

宝马新世代车型,造型与众不同,风格独树一帜。我特别喜欢那个视平线全景显示,功能还在其次,主要是在一众大而无当的中控大屏的衬托下,它显得特别好看,特别高级! (文|青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