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23日到24日,在美国的华盛顿召开了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这次的会议,中国也派出代表进行参加,非常有趣的是,中国的财长和多个国家都进行了交流,没见美国的财长,而特朗普却嘴硬表示和中国进行了会谈。

只是没有想到,这些只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4月24日,中国大量取消了美国订单,引起了美国经济的震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4月22日至23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华盛顿两场活动中反复强调“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的绝佳机会已至”。他提出,若双方能同步降低关税,美国愿意推动制造业复兴与中国经济转型“合作共赢”。



不过,这番看似积极的表态却夹杂着矛盾,一方面,贝森特承认当前关税形同贸易禁令,另一方面又坚称美国不会放弃“强势美元政策”,甚至暗示白宫可能仅将中国进口关税降至50%-65%,而非全面取消。



这种“既要又要”的套路,中方显然没买账,就在贝森特喊话的同一天,中国财长蓝佛安在G20财长会议上淡定发言,全程没提美国,反而强调称关税战害人害己,大家得按世贸组织的规矩来。



更微妙的是,蓝佛安和南非、欧盟、日韩等国家的财长都见了面,唯独“忘了”约见贝森特。这种“选择性社交”传递的信号很明确。



分析认为,美方释放的信号本质上是以退为进。降低关税的提议看似让步,实则试图用“局部松动”换取中方更大妥协,同时维护美元霸权地位。



而中方未安排与贝森特的会面,显然是对这种“半心半意”的谈判姿态缺乏信任。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同期举行的G20财长会议上明确表态称关税战损害全球经济稳定,对话必须基于平等。这种“冷处理”既是对美方诚意不足的回应,也展现了中方坚持多边框架解决争议的立场。



4月24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抛出爆炸性言论,早上和中方代表谈过了,对话一直在进行。但他拒绝透露与会者身份,仅以之后可能会公开搪塞媒体。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外交部当天直接辟谣称,中美未就关税问题开展任何正式磋商。双方表态的严重矛盾,让这场“谈判”显得扑朔迷离,并且中国的外交部也不止一次的对中美沟通的事情进行辟谣,认为特朗普这样的行为是误导言论。



外界猜测,特朗普的发言可能出于三重动机,一是为中期选举造势,营造对华强硬但务实的形象,二是向市场释放乐观信号,缓解美农业出口暴跌引发的恐慌。



三是试探中方反应,为后续政策调整铺路,不过,中方不接招的态度表明,若无实质性让步,单方面口头示好难以打破僵局。



不过,这次中方没给他留面子。更尴尬的是,就在特朗普发言前一天,美媒刚曝光白宫正酝酿一套“对华税收分级方案”,计划对中国新能源车、光伏产品加征更高关税。这种边挥拳头边喊和谈的分裂操作,连美国商会都看不下去。



特朗普的表演不仅没换来中方妥协,反而加剧了市场对美国政策混乱的担忧。美股农业板块当日下跌3%,大豆期货价格创年内新低。



贸易战的代价正在美国本土显现,4月24日公布的农业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当周对美国猪肉采购量暴跌72%,从1.2万吨暴跌至5800吨,创下2025年最低纪录,大豆订单更是从7.28万吨骤降至1800吨。



作为美国大豆最大买家中国在占出口量上占据了60%,中国的转向直接冲击供应链。美国大豆协会警告称找不到替代市场,价格崩盘只是时间问题。



明尼苏达州农民蒂姆·杜福特算了一笔账,往年每英亩大豆能赚50美元,如今因关税导致的出口萎缩和成本飙升,反而亏损25美元。更致命的是,中国转身拥抱了巴西。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同比激增40%,并签下5年长期采购协议。



巴西农民乐开了花,美国农民却只能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豆子发愁。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格尔特警告称中国市场根本无法替代!可能永远失去这个超级客户,要知道,中国之前在美国购买的农产品金额数量都是在246.5亿美元。

随着关税的发展,订单暴跌的影响远不止农田。美国中西部州的港口货运量锐减,卡车司机收入下降,农用机械制造商被迫裁员。

这场订单取消风波绝非偶然,而是中美博弈的必然结果。中方的逻辑用订单缩水向美国传递明确信号那就是关税战没有赢家,想谈就得拿出诚意。

特朗普政府既要安抚国内农业州的抗议,又不想放弃对华科技封锁的战略目标。但现实是,农民们的选票比遏制中国更紧迫。

2018年贸易战时,中国也曾通过削减大豆进口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如今策略再现,但美国的筹码已大不如前,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农业产能完全能填补中国需求。

美方既想通过关税保护制造业,又难以承受农业反噬,中方坚持多边对话原则,但对美方摇摆态度保持警惕。特朗普的“谈判罗生门”和贝森特的“条件式示好”,暴露出美国内部政策的分裂与矛盾;而中国订单的锐减,则揭示了贸易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残酷现实。

美国若继续将关税作为政治工具,只会让自家农民沦为人质,而中国用冷静的数据反击,证明全球化时代脱钩注定两败俱伤。

未来,双方能否重建互信、打破僵局,取决于一个关键问题,是继续将关税作为政治筹码,还是真正回归经济理性?毕竟,在全球化深度绑定的今天,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