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在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蛇咬伤专病门诊,75岁的许阿伯正在复诊。据许阿伯的孙女介绍,23日下午,许阿伯在田间除草时,不慎被蝮蛇咬伤右手食指。


受伤后,被咬部位剧烈疼痛,整只手也出现了严重肿胀。送到专病门诊后,医生立即对许阿伯进行清创处理,并为他静脉滴注抗蛇毒血清。同时,还采用三棱针针刺其肿胀部位,排出毒血,以此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我爷爷当时被毒蛇咬伤后,手肿得发黑,视力好像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患者家属许晨说。

目前,许阿伯已无大碍。医生介绍,蝮蛇、竹叶青等毒蛇的毒液进入人体后会迅速扩散,可能引发代谢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学会区分毒蛇与无毒蛇的咬痕至关重要。


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蛇咬伤针刺疗法”非遗传承人、病区主任金艳新表示:“毒蛇的齿痕一般是两枚。如果被蛇咬到手,可以看到两个牙齿印;而无毒蛇的咬痕通常是一排很密集的,也可能是两排。如果被毒蛇咬伤,可以用绳子或带子在肢体被咬伤的部位进行捆扎,但每20分钟要松开一次。”

医生提醒,市民若不慎被蛇咬伤,千万不要奔跑或惊慌失措,应及时前往最近的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在田里劳作时,首先要做好自身防护,穿上雨靴、戴上手套。尽量不要在草丛间行走,如果必须穿过草丛,可以手持棍子拨动,把蛇惊走。”金艳新说。

记者:杨惠聪、朱磊

编辑:干钰琼

责编:干钰琼、杨梦婷

审核:陈建军、林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