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涂瀛在《红楼梦问答》中提出:“袭人,宝钗之影子也”;“晴雯,黛玉之影子也”。这是“袭为钗副,晴为黛影”最早的记录。但仔细看下来,实在是很难把晴雯与林黛玉画等号。二人没有任何交集的地方。



我确实不讨厌晴雯,但也谈不上欣赏她。但从角色塑造上来说,晴雯绝对是个上上人物,倾注了曹公很多心血。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晴雯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X。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个判词还是很准的,实际上核心就八个字:“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晴雯她虽是丫鬟,却没有自居为丫鬟的意识,说白了就是没有公主命却得了一身公主病,丫头得了小姐病。这种思想使得她一步步走向人生悲剧,这种行为使得她一步步走向人生悲剧,这也是她最后被驱出贾府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为她讲话,原因就是她自己把路走窄了,把所有的人都给得罪了,关键是她对此还不自知,这实在是最大悲哀。



宝玉房里四个大丫鬟里,其中袭人居首,她排第二,下面是麝月和秋纹。晴雯不是家生子,家贫被哥哥给卖给贾府,是赖嬷嬷买来侍奉贾母,因针线活出色深得贾母喜欢,后来被贾母赐给宝玉。贾母看中晴雯长得好,针线活好,这里最关键一点就是晴雯是姨娘备选人之一。

晴雯这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摆不正的自己位置,明明是个丫鬟,却总把自己当小姐,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得理不让人,嘴太损了。其锋芒太露,也让周边的人十分反感,得罪的人太多了,对比之下,袭人,麝月和秋纹都很低调,遇事也不和晴雯争执。但晴雯却把这个当成了想当然。



这里展现晴雯性情跋扈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晴雯撕扇,端午佳节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心情不好,恰巧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居然回嘴,你可以想想,在贾府哪个丫鬟敢如此,可晴雯就敢,袭人最后好心也落得了一个不是。

接着,宝玉一定要回了太太去,至袭人一干丫鬟跪下求情才罢。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麝月不过说了一句,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晴雯最后倚在床上说道:“我也乏了,明儿再撕罢。”就和这一件事情,宝玉三个大丫鬟,晴雯得罪了两个。



至于其他的事情,比如酥酪事件,豆腐皮包子事件,小红的事情,针扎坠儿的事情,芳官干娘的事情,这些事情有哪一件不招人恨,不招人烦,所有的事情累计起来,贾府上下没有不烦她的。这些事情都给晴雯埋下祸根,明里暗里得罪了这么多下人。

贾府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就算是凤姐做起事情来还要思前想后,权衡利弊,对下人也没有说撵就撵,而晴雯就敢,后来的事实证明也是如此。王夫人撵晴雯出家门的时候没有一个下人替他求情,而晴雯病重躺在家中奄奄一息之时,除宝玉之外没有一个人来探望,晴雯值得同情但一点都不值得可怜。



得罪下人还好说,有时候还敢得罪宝钗,黛玉,虽然是无心之举,也说明晴雯情商欠缺,关键是晴雯还得罪了王夫人。秋纹送到王夫人那里送东西,王夫人一高兴就随手赏给秋纹一件衣服。得到主子的赏赐本来是个荣耀的事情,谁成想遭到晴雯的奚落:“呸!没见世面的小X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

这还不算,又提及袭人曾经也得到过王夫人的赏赐,结果不言而喻,弄得大家都很尴尬,你说袭人与秋纹能不恨晴雯吗,秋纹倒罢了,袭人可是王夫人的人,这些话能不到王夫人的耳朵里吗,王夫人能不厌恶晴雯吗。



晴雯不是没有机会和宝玉上床的,可是她没有这样做。从心里来说,她也确实喜欢宝玉,但她不认可袭人、麝月她们这样的做法,不清不楚的上床,她不干。哪怕她天天晚上守着宝玉,近水楼台,且她又长得那么美,她也没用这一招。喜欢归喜欢,得到就要坦坦荡荡的得到。结果呢,她这么坦荡,反而替袭人背了黑锅。惹得王夫人以为她是勾引宝玉的狐媚子,病中颜面扫地被赶了出去。

站男主角贾宝玉的视角,晴雯当然很可爱,又美又有个性,时不时被她怼一怼也挺有情趣的,对自己死心塌地,如果站在王夫人,宝钗,其他丫鬟的视角,晴雯性格张扬,牙尖嘴利,恃宠而骄,到处树敌。大观园里其他人不喜欢她太正常了。



晴雯这个人物,最直接的感受是“可怜可叹”。曹公对晴雯的塑造也是奔着“可怜可叹”这个方向走的,他对晴雯的缺点是写得最直白的,这也让晴雯成为所有丫鬟里形象最饱满的人物之一。晴雯是可怜的,看上去她干的“坏事”都不大,可心高气傲、牙尖嘴利、爱摆小姐架子、肆意辱人等等这些就不是一个丫鬟应该有的缺点,至少不能释放出来,对比之下其他的丫鬟都没有这样的毛病。

晴雯本身还有一个她不知道的毛病,就是确实拜高踩低,媚上欺下。她愿意付出善意的都是上层人物,如贾宝玉、贾母;对于她的同级和下级,她极少释放出善意,到最后,晴雯坚信宝玉和老太太会护着自己,但是真到了关键时刻,老太太,宝玉都没有替她出头。而那些丫鬟们,芳官等人被撵了也能够互相扶持,司棋私通证据确凿,走的时候却有很多姐妹相送,鸳鸯不想做妾,一群小姐妹出主意。对比之下晴雯的人缘有多差也就可想而知了。



晴雯死前直着脖子叫了一夜娘,绝对是神来之笔,也是《红楼梦》最具人道主义光辉的一笔。一个不记得父母家乡的姑娘,幼年颠沛流离被卖为奴,然而命运一转折,少年又在富贵温柔乡中锦衣玉食、受尽娇宠。可在濒死的挣扎中,她念念的不是怡红院的生活,不是宠爱她的主人。在死亡的痛苦中,她只有本能,呼唤的仍然是她根本不记得的母亲。这是最催人泪下的动人画面。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