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或许真的“后悔了”。

他终于见识到了中国的“特色战略”,即何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短短20天时间,中国可谓是“满世界跑合作”,其中更是传出2大“消息”,让特朗普政府上下开始坐立不安。



第一大“好消息”,便是中印举行的“2+2”外长、防长级会议。

4月21日,由中国与印尼两国外长、防长共同主持的“2+2”对话机制首次会议正式召开。

中方这边,由两位部长亲自“坐镇”。



这两位部长,分别是王毅外长,以及中国国防部部长董军。

印尼方面,则派出外长苏吉约诺、防长沙夫里参与主持会议。

不要小看这场“2+2”对话机制,该机制不仅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首个“部长级”的“2+2”机制。



更意味着中国与印尼之间“命运共同体”的纽带进一步加深了,也就是印尼愿意与中国深化“利益捆绑”。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由印尼“带头”,一旦印尼凭借“2+2”机制吃到更多深化关系后的“红利”。



届时,无论是越南也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也罢,恐怕都要坐不住了。

对于这一点,当初的“中老铁路”就是最好的证明。

原本,一个个东南亚国家都不愿意“松口”,让中国修建连通他们国家的铁路。

结果,在看到老挝凭借“中老铁路”的强大运力,哐、哐、哐地“往家运钱”,赚的那叫一个盆满钵满之后。



泰国立马不再阻止中泰铁路修建,越南也跟着心动、“松口”。

这一次,其实也一样。

一旦东盟各国看到“足够的好处”,恐怕未来几年,会有更多国家加入该“对话机制”。



不仅如此,在今年的1月6日,印尼又正式加入了让美国都感到“忌惮”、“棘手”的金砖组织,并准备于5月初,由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亲自“带队”,参加莫斯科的胜利日阅兵式,并出席、参加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



这一刻,无论是美国,还是东盟其他国家,其实都明白印尼其实做出了选择,准备加深与中、俄,包括“金砖组织”的利益捆绑

除了印尼之外,中国领导人在4月14日至18日,还分别访问了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

在访越期间,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以及备忘录更是多达45份。



虽然中方许出了不少的好处。如常所愿的确定了“中越铁路”将于2026年,也就是明年开始建设

但不要小看这条铁路背后的“战略价值”。

要知道,想要提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其中就包括了掌控“关键交通枢纽”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特朗普才心心念念的想要将巴拿马运河“抢到手”。

同样的,也因为如此,贝莱德集团才会不惜一切代价,以228亿美元试图从李嘉诚“家族”手中,收购包括巴拿马运河港口在内的43个港口。

这其实都是在争夺对全球“经济”、“贸易”、“物流”的主导权。

也可以理解为美国在强化他们的“海权权柄”。



至于俄罗斯,主要是通过对“中亚铁路”枢纽的掌控能力,巩固其在高加索地区的经济、贸易、物流话语权。

那么,到了中国这里呢?



唯有掌握东南亚交通枢纽,才能稳住东南亚主要国家的“心思”,并强化中国对东亚、东南亚经济、贸易的主导权。

目前,中线方向有“中老铁路”,连通了昆明与万象。

西线方向,中缅铁路正在修建中,预计在2025年,也就是今年实现通车。



如今,中越铁路,即从老街发车,穿过河内,最后抵达海防市这条铁路线,大概率明年也将动工。

届时,东南亚地区的“泛亚铁路”网络,实则已经“构建”起来了,只待建成、通车。

无形中,我们在用“陆权”抵消了美国在“海权”方面的优势。



一旦中国主导、建成了“连通东南亚”的泛亚铁路网络,并对该交通枢纽拥有足够的影响力。

届时,再结合地区安全、贸易互补、金融投资等手段,便可以真正意义上将东南亚各国捆绑到中国的“命运共同体”上,起码确保中美博弈、脱钩时,东盟大部分国家不会“倒戈”。



事实上,就连美国的“死忠粉”新加坡,在2024年12月最后一天,选择与中国升级了自贸协定。

这说明“中国与东盟”构建的“利益一体化”新格局,正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逐步形成。

如此看来,特朗普的“关税战”,无形中帮助我们以及部分东盟国家,终于下定决心跨出了“舒适区”。

所以,特朗普整出的这场“关税危机”,实则被我们转化成为了机遇。



这一切,特朗普政府看在眼里,但没办法。

然而,更令特朗普政府上下“无法接受”的是中国不仅要在东南亚地区“打开局面”,同时还要在南美洲,再开“新局面”。

第二大“好消息”传来,中国或将重启跨越南美2国的“超级铁路项目”。



4月19日,据美国Gizmodo新闻网“巴西版”刊文称,一支由11人组建的代表团,已经赶赴巴西,洽谈一项世纪工程。

该工程便是让西方世界也为之震颤的“两洋铁路”,也就是修建一条将太平洋与大西洋连在一起的铁路构想。

坦诚地讲,这条全长4919公里的铁路一旦建成,将直接削弱,甚至说是打破巴拿马运河的在该地区的绝对“垄断地位”。

当然,在无形中自然也打破了美国对全球“战略要道”的绝对垄断。



所以,这支11人代表团,直接被美国媒体视作“偷家的敌人”,令特朗普上下感到极为不安,不断给巴西施压,迫使巴西拒绝中方的提议。

但是,真的拦得住吗?

4月份,中国直接将美国的那部分“大豆订单”,交给了巴西。

于是,出现了“单周”采购巴西大豆240万吨,装满40船运往中国的一幕。



事实上,除了大豆,美国的玉米、小麦、棉花、猪肉等,都是对华出口的主要农产品。

结果,巧了!

这些农产品,巴西都能取而代之,填补这部分出口额。

所以,一切好谈。

如果巴西同意建设这条“世纪铁路”,也愿意加入“一带一路”,美国农产品份额,未必不能让渡给巴西一部分。



中美之间“关税战”带来的影响,不可能一直“对峙”下去,早晚还会谈。

但中美关系闹到如今的地步,想要“破镜重圆”,恢复如初,哪怕恢复到“关税冲突”之前的程度,恐怕都不太可能了。

所以,我们手中握有的“利益”,未必不能说动巴西。



目前,我们正在与巴西洽谈,而“两洋铁路”另一端,即秘鲁的钱凯港早于去年的11月份已经开港,并且中秘两国在全年的APEC峰会上,还签署了《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

换句话说,只要巴西这边一同意,“两洋铁路”计划便有机会在几年内完成。

届时,该铁路线将东起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港口群,中途或过境玻利维亚或者哥伦比亚。就目前而言,若项目动工,选择过境玻利维亚的可能性更大。

最终,抵达、连通由中资控股的秘鲁钱凯港。

如此一来,不仅将大西洋海岸线与太平洋海岸线连在了一起,而且在完全绕开巴拿马运河的同时,又开辟出一条通往亚洲的全新物流线路。



虽然,巴西一旦同意,少不了被美国“请喝茶”。

但巴西更明白,这条铁路一旦修成,整个南美洲物流版图都将被改变。

届时,巴西凭借这条“物流线”躺赚。

但美国会越看巴西,越不顺眼。

这也是属于巴西的“命运豪赌”。



如果特朗普不搞出“关税战”,这些事情最终或许无法避免,但一定会“迟来”。

但随着特朗普借助“关税施压”捅破了中美关系最后的“遮羞窗户纸”。中国自然也不再留手,直接以“物流战略”反击特朗普的“关税策略”。

这一刻,美国目瞪口呆,原来反击还可以这么“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