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柳州1号

告别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江一路蜿蜒而行,伴随我们来到了融安县境内。融安县是“中国金桔之乡”,“融安金桔”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县城长安镇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的中心区域和商品集散地。


主持人蒙艺曦(苗族):“观众朋友们,我身后流淌的就是融江,正是这条发源于贵州高原,穿越广西腹地的河流,使得多年以前的融安县城长安镇,赢得了“小柳州”的美誉。在水路运输占主导地位的年代里,长安镇沿河两岸停泊的大小船只经常是成百上千,生意繁华一时,号称近代广西四大名镇之一。”



据《融安县志》记载,到1921年,作为商业中心的长安镇,拥有万元资金的商号有40多家,主要靠经营木材、土产、杂货及布匹发家,1936年,全县有工商业1944户,从业人员2500人,长安600多家店铺自然分成行市,商号经营的茶、桐油等特产销往柳州、梧州、佛山、广州,一度远销香港。骑楼街也见证了“小柳州”当年的繁华。



融安县文化馆馆长周劲松:“从基督福音堂往前走,大榕树脚下就是我们以前的三滩码头,听老人讲,这个码头主要是从贵州运下来的土特产在这里上岸,然后交换其他的商品,比如油茶、桐油、香菇等等。”

他介绍说,骑楼街汇聚来自贵州、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货物,品种繁多,所以每个码头的功能各不相同。


融安县文化馆馆长周劲松:“在十字路口这里,前面就是大码头,过去专门是卖柴火的,以前湖南贵州下来的船,在这里卸柴火;还有毛家码头,停靠的是卖米的船只。大码头下就是我们的塘码头,塘码头下面就是我们的人渡码头,运送旅客的。”



时过境迁,随着陆路和铁路交通的兴起,水运功能日渐减弱,长安镇的枢纽地位已是不如从前,河流还是这条河流,到了20世纪后期,它带给融安人更多的是苦涩的回忆。19年前,我们的《柳江千里行》摄制组就采访过当年的老住户。



居民罗莲英:“往时我们这里一年要搬几多回洪水,搬出去一下子它又退去了。”

居民伍先文:“最严重的是1996年,我们这里房子倒了三家。1996年啊?这里连房子瓦都被吹去。”

时任融安县副县长罗立明:“我们最大的损失是1996年7月18日,就是718的洪灾,全县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经济损失达到35个亿。”


原来,融安县城的地势非常低,融江河穿城而过,沿河两岸的土质都是沙质土,经常被洪水冲刷、掏空、崩塌,引起洪水倒灌。痛定思痛,全县人民形成一个共识:建防洪堤坝,尽快结束“小柳州”不设防的历史。


融安县水利局韦文贵:“2001年开始,融安县就掀起了建设融江河堤的热潮,陆续投资两个多亿,建成了县城区河堤12.6公里,防洪排涝泵站3座。”


防洪堤的修建给“小柳州”带来了新生,特别是近年来,融安县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柳州市融安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韩柳青:“近年来,融安县加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污水排放监管,建成1个县级、5个乡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1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110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对融江沿岸21个污水散排口进行了截污,完成19个入河排污口规范治理,融江水质和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融安县农业局执法大队渔政中队副队长秦冰丽:“我们每年都会在融江河段开展增殖流放活动,增加水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保护水质环境,比如2021年投放鱼苗150万尾、2022年170万尾,2023年5万尾,2024年5万尾。”



融安县还充分利用融江河充沛的水资源,重点发展香杉生态工业,全县种植香杉面积超1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8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成功申领了“融安金桔”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书,全县种植面积超22.1万亩,滑皮金桔、脆蜜金桔产量全国第一,全产业链产值超65亿元。



主持人蒙艺曦(苗族):“四面春光四面水,一洲瑞蔼一洲花。与长安镇骑楼街隔江相望,浮桥的这一边就是四面环水的大洲岛。岛上竹林成片,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融江之中,在洲尾还有新竣工的香杉阁,成为游客新的打卡景点。岛上生产的大洲头菜、萝卜和凉薯等土特产那时远近闻名,早在2005年12月,它就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果然是块风水宝地!”



游客陈晓姗:“大洲岛这里水很清,风景很美,我们来了都不想走。”

游客王玫:“这里的水特别干净,如果是夏天特别想跳下去游泳。”

游客不知道的是,这块风水宝地,也曾因为河水被污染而蒙羞,几乎荒废。


融安县长安镇大洲村党支部副总书记吴琦莉:“十几二十年前融江上有很多采砂船,搞得河水都是黄黄的,后来政府禁止采砂,河水就慢慢变清了,我们大洲岛这里,也开始有白鹭,有野鸭,生态越来越好。”


曾经桀骜不驯的融江水被防洪堤驯服后,融安人民开始利用这条河流,大做水上文章。

融安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蒋定昌:“融安龙舟赛起源于清朝末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后来中断过,1978年恢复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3届,发展到今天,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我们融安展示本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



2024年9月14日至16日,2024年融安龙舟公开赛暨第二十三届长安龙舟大赛盛大开赛,来自广东中山、东莞、佛山、珠海、贵州平塘、福建福州及广西区内的178支龙舟队共3500多名运动员参赛,期间还举行了系列活动,全面展示了融安的魅力,让广大游客“一条龙”体验了融安的龙舟文化。



水上热闹,岸上也要再现繁华,2016年12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融安县启动了为期三年的骑楼街修缮保护工程,投资1.7亿,2019年9月,骑楼街重新开街,迎来了新生。

融安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蒋定昌:“每逢会期、‘三月三’等重大民俗节日,我们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活动,比如民俗文化游行、长桌宴等。”



2024年,融安县接待游客总数达422.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15.12%。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融安人民也吃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幸福果”。


主持人蒙艺曦(苗族):“千山莽莽连三地,一江滔滔入海流。如今的融安坚持“生态立县”,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率连年保持96%以上,全面完成柳州市下达的任务,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假以时日。“小柳州”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请看我们的后续报道。”


★本条微信为“融安县融媒体中心”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署名

值班总编:滕以洪值班校对:张 静

责任编辑:潘 毅责任校对:邓西妮

责任监制:莫意春

爆料、投稿、合作、领奖、咨询

联系电话: 6960029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