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淮海中路辟筑125周年
从1900年至今
这里仿佛永远踩在潮流的脉搏上
目之所及不仅有大牌、首店与潮流
更有林立的历史保护建筑和名人故居
无数法治故事也曾在这里发生
法小松将和本期法治志愿者
上海市徐汇区公证处公证联络员倪浩
带领大家开启淮海中路的法治文化漫游
上海市徐汇区公证处公证联络员倪浩
大家好,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聂耳音乐广场,这个位于淮海中路、复兴西路、乌鲁木齐中路交叉的三角地块,是湖南街道汇聚区域单位合力,共同打造“永不落幕的音乐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将从这里出发,开启法治文化之旅。
春日正好
在春风中感受法治的温度
在漫步中收获心灵的滋养
法小松和法治志愿者温馨提示大家
淮海中路复兴西路路口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这首歌曲在1949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并在1982年被正式确定为国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聂耳音乐广场位于淮海中路1434号,是1992年人们为了纪念聂耳诞辰80周年而在此开辟的广场。广场中央树立了聂耳雕像,取名为“起来”,由雕塑大师张充仁设计。
聂耳音乐广场
淮海中路1258号3楼
聂耳(1912年—1935年),著名音乐家,原名聂守信,字子义,后改紫艺,生于云南昆明,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上海,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聂耳旧居位于淮海中路1258号3楼,聂耳于1934年底至1935年4月中旬赴日本前居住在此。1935年2月,聂耳在淮海中路旧居内只用了两天就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初稿,这里见证了《义勇军进行曲》曲谱的诞生。
聂耳旧居
淮海中路1285弄34号
颜惠庆(1877年—1950年),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参与制定新中国司法机关组织运行制度,为新中国成立后各项法律制定作出了贡献。
颜惠庆旧居位于淮海中路1285弄上方花园,占地面积26634平方米,建筑面积13674平方米,原为英籍犹太人沙发的私家花园,1933年浙江兴业银行购买后建造,马海洋行设计,至1941年共建成74幢三层砖木结构花园住宅。20世纪50年代,沙发花园改名为“上方花园”,寓有幽静美好之意。1937年后,颜惠庆在上海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等。1950年病逝于上海。
颜惠庆旧居
淮海中路1285弄24号
张元济(1867年—1959年),中国近现代出版家、教育家、爱国实业家,东吴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商务印书馆早期负责人。他创刊的《法政杂志》,是中国最早传播法律知识的杂志之一。
张元济故居同样位于淮海中路1285弄上方花园。1939年3月,张元济举家迁入上方花园24号,弄口“上方花园”四字即为张元济手书。张元济的居所共三层,每层有两间并排朝南的房间。室内陈设简朴,房间西北墙放着一张床,床前有一张大理石桌面的红木方桌,这张桌子就成了他的工作台。在那张红木方桌上,他天天伏案至深夜。
张元济故居
文稿:湖南街道
编辑:韦丽、邱彩红
校对:孙清渠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