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民政部发布《2025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81万对,离婚登记63万对。
2022年一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是在7月份发布的,而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民政统计数据都是在6月份发布的。可见,2025年一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发布时间比往年提前了。
2024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96.9万对,离婚登记57.3万对。可见,今年一季度结婚登记同比减少15.9万对,离婚登记同比增加5.7万对。
从我搜集到的数据来看,多数地方今年一季度结婚登记对数同比减少(例如2025年一季度清远市结婚登记4284对,同比减少859对,降幅为16.7%),只有少数地方同比增加。因此,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数同比下降,也并不奇怪。
上表是近几年全国每季度结婚登记对数及占比,可以看出,从2017至2024年,除了2020年以外,其余几年均是第一季度结婚登记对数最多,其中,2017、2018、2019和2022年的第一季度结婚登记数均占全年的30%左右。原因是,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很多人(尤其是农村人)选择在春节期间结婚。
那么,为何2020年第一季度的结婚登记数在四个季度中最少呢?这与2020年第一季度的疫情有关。2020年第二季度随着疫情的缓解,结婚登记对数出现补偿性增加。
上表是1980-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增减量和升降幅。表中的增减量和升降幅均是指与上一年相比。可以看出,2024年结婚登记比上一年减少157.6万对,降幅为20.5%,是1980年以来结婚登记对数降幅最大的一年。
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其中一个修订内容是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让当事人不需要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七普数据显示,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已达4.9亿。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方便了那些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人群,对于提高结婚率有一定的作用,不过作用有限。由于结婚成本过高,经济压力过大,许多年轻人结不起婚。要提高结婚率,关键是要降低结婚成本和生育成本。
为了鼓励年轻人结婚,多地出台了发钱奖励结婚的措施。例如,山西省吕梁市发布的《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规定,2025年1月1日起,在我市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给予1500元的奖励,由结婚双方在婚姻登记窗口领取。又如,今年4月,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南岭村出台《初婚奖励实施方案(试行)》规定,双方或一方为南岭村户籍股东成员的初婚夫妇,婚姻关系至少保持1年,凭合法结婚证即可申领2万元一次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