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临近,不少异地求学的考生早早的就开始了自己的抢票计划,可无奈假期返乡的学子和打工人都太多了!即便是蹲点抢票也未必能抢到合适的票,一名大学生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原本是4月30日上午自己有课,最理想的结果肯定是买4月30日下午的票,这样也能早早地回家跟父母团聚,可无奈4月30日下午的火车票已经买完了,自己只能尽早下手抢到了4月30日下午的高铁票。
有过抢票经历的同学们都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当机立断把4月30日下午的高铁票给买好,再犹豫下去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4月30日下午的高铁票也卖光了,可正当女同学为自己的抢到票而高兴时,父母的态度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甚至让她开始后悔五一回家这个决定了。
“五一花100块买票回家”引全网群嘲:贫穷,是父母最失败的教育
“你回来就回来,干嘛非得买高铁票啊?你很有钱吗?”父亲的话给了女儿当头一棒,女儿当然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可看到父亲甩过来的一张火车票费用截图,她还是很委屈。
父亲只知道火车票46块钱,比高铁票便宜一半,却不知道自己4月30日上午有课,买不了上午的火车票,也不知道下午的火车票已经卖光了,难道要自己4月30日上午逃课回家吗?还是让自己独自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寝室里,看着室友都高高兴兴的坐车回家了,而自己只能等第二天的火车票就回家,就为了省那几十块钱吗?
而且即便是等到第二天,五一的票也更难抢,可即便女孩耐心的跟父母解释,对方还是不理解自己的苦衷,只是一味地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人比较:某某哪回回来都坐普快,就你回回都要坐高铁,咱就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能不能节省一点?
这样的苦难式教育对于中国家庭的孩子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只是形式不同,或许是一张高铁票,或许是一件羽绒服外套,亦或者是某次的出行游玩,多少父母以节省为名义的苦难式教育,不仅让原本温馨的家庭关系分崩离析,还在无形之中给孩子的成长埋下了自卑的种子。
而当女同学把聊天记录发出来之后,不出所料,“五一花100块买票回家”引全网群嘲,有网友直言:贫穷,是父母最失败的教育,类似的悲剧其实并不少见,多少父母用贫穷作为教育的底色,浇灌出来的花朵也是枯萎的。
消费选择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部分,过分强调省钱才会适得其反
金钱观念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认知,父母动辄用"家里不富裕"、"要懂得节省"这样的话语约束孩子,看似是在培养节俭美德,实际上给孩子种下了自卑的种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自觉把经济条件和自我价值画上等号,这种“不配得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教育不该建立在克制需求之上,一个愿意花100块买高铁票的孩子,也许是为了节省时间用来学习,也许是想多陪陪家人。父母一味强调省钱,忽视了孩子的实际需求和合理选择,这种教育方式值得反思。
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消费选择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部分,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自主决定消费,能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意识。过度干预孩子的消费选择,反而会影响他们独立判断能力的养成。
家庭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中,单纯强调省钱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合时宜,父母需要教会孩子如何理性消费,如何在有限预算内做出最优选择,而不是一切决策都以省钱为出发点,这样的方式起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影响家庭关系。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