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机罕见现身印度,给本就紧张的印巴局势再添火药味。4月24日,印度哈里亚纳邦空军基地迎来一批“特殊访客”——美军C-17运输机与以色列“海雕”预警机先后降落。尽管官方未公布具体任务,但印媒高调宣称这是“盟友为莫迪政府的强力站台”。



与此同时,印巴边境线上一片肃杀。印度将T-90坦克群调往旁遮普邦,巴基斯坦则在拉合尔部署“枭龙”战机中队,双方在克什米尔实控线两侧增兵超5万人。卫星图像显示,印度炮兵阵地距离巴方哨所最近仅12公里,迫击炮射程已覆盖对方工事。



多个信息源证实,印巴两国都在向边境连夜增派大批精锐部队,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照片证实,印巴军队的坦克、重炮等重武器不断运往前线,两国海空军也已进入高度戒备的状态,



通讯线路十分繁忙,大批舰艇和战机开始紧张调动,印度海军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已经抵达巴基斯坦外海,从海上威胁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而印空军也将“阵风”战机调往克什米尔方向,准备随时越境发动空袭行动。



美以此行被指“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国近年向印出售超200亿美元军火,包括“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色列则提供“巴拉克”防空系统。这次联合行动,被解读为向巴方施压的信号
局势紧绷背后是资源争夺。印度试图借外力压制中巴经济走廊,但巴国扼守阿拉伯海咽喉,中国援建的港口与铁路已成战略支点。正如伊斯兰堡学者所言:“印度买再多武器,也改不了地理现实——中巴背靠背,破局只能靠谈判,而非枪炮。”



这场大国博弈下的边境对峙,考验的是各方智慧。毕竟,克什米尔的雪山脚下,谁先开火,谁就输了人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