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这样一条关于“野生甲骨文”的视频火遍全网:“犬”字酷似一只只小狗奔跑在山间草地,“羊”字是山羊弯曲的犄角特写,“牛”字是水牛低头时的双角轮廓,圆滚的小猪侧影与"豕"字如出一辙……当可爱的小动物们遇见甲骨文,网友们直呼:“太萌了,老祖宗的智慧在此刻具象化!”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视频制作团队“博物汉字”的成员黄小姐,听她讲述一群热爱古代汉字的年轻人,如何让沉睡千年的甲骨文变身刷屏网络的爆款,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视频《原来小动物们是行走的“甲骨文”》
一群热爱古代汉字的年轻人,让甲骨文“活”起来
提到甲骨文,你会不会好奇这些像画一样的象形文字,究竟能把万物摹刻得多逼真?当这些古老文字“动”起来,又会呈现怎样的奇妙景象?近日,博主“博物汉字”发布的视频给出了答案:甲骨文中的“兔”竖起双耳探身觅食,“象” 垂着长鼻晃动大耳憨态可掬,“鹿”睁着圆目支起枝杈般的鹿角昂首张望,“虎”的前爪高高抬起、利齿毕露,每一笔都仿佛赋予了远古文字鲜活的生命力。
甲骨文“兔”字竖起双耳探身觅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些灵动的甲骨文小动物视频,与此前火爆全网的甲骨文表情包均出自“博物汉字”团队之手。负责设计和运营的团队成员黄小姐告诉记者,团队里都是热爱古代汉字文化的年轻人。这次“野生小动物甲骨文”视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国家地理发布的“野生汉字”视频。
“当时,视频中自然万物与汉字结合,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创作热情。我们敏锐察觉到,大众对这类融合自然与文化的内容青睐有加,尤其喜欢温馨治愈的风格。”在构思过程中,“博物汉字”团队发现,相较于静态的风景,小动物们活泼灵动的姿态更具感染力,理解起来也没有门槛。于是,他们果断将创作方向聚焦于甲骨文里的动物世界。
甲骨文与小动物的巧妙结合
为了让这些古老文字真正“活”起来,团队成员们反复研究甲骨文字的原始形态,一帧一帧地设计动作。力求精准捕捉每一种动物的神韵,让 “兔” 的俏皮、“马” 的悠闲、“牛”的沉稳,都能在屏幕上鲜活呈现,带观众领略古老汉字与生灵交融的独特魅力。
与表情包结合抓住“流量密码”,还要保证学术严谨
黄小姐向记者介绍,早在 2022 年 7 月,深耕汉字设计领域的“博物汉字”团队,便开始通过图文形式科普甲骨文,拆解生活常用字的古老形态。然而初期,这类内容的互动数据并不亮眼,单篇图文点赞量仅有数百。
“转机出现在我们把甲骨文‘爽’字与表情包结合的一次尝试——团队发现甲骨文‘爽’字形如一人手提双‘包’,与当时网络流行的‘奥特曼左抓虾、右拎塑料袋’表情包神似。”基于这一灵感,“博物汉字”将甲骨文字形与网络梗巧妙融合,创作出首个动态表情包。该作品一经发布便收获了超万次点赞和数十万阅读量,单篇内容为账号带来一两万新增粉丝。网友们脑洞大开的解读,从“拿快递的畅快”到“古人打猎归来” 的猜想,让甲骨文真正 “活”了起来。
甲骨文“爽”字表情包
这次成功,印证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也让“博物汉字”团队找到了创作方向。2024 年初,他们开启视频化创作新阶段,推出了《当3000年前的甲骨文勇闯吃播赛道》《用甲骨文还原3000年前的洗澡》《甲骨文版猫meme挑战》等“甲骨文 + 网络热梗”系列作品。
“甲骨文+网络热梗”系列视频
黄小姐笑着说,虽然找到了“流量密码”,但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既要精准抓取大众喜闻乐见的网络热梗,让内容轻松易读,又要兼顾甲骨卜辞、四大名著等‘硬核’科普,确保学术的严谨性。更要在创作中巧妙平衡故事性、节奏感与科普深度,让晦涩的甲骨文知识真正做到深入浅出。” 尽管创作难度升级,“博物汉字”团队依然坚守初心,“我们希望通过创新的动画形式,消除公众和甲骨文之间的距离感,让更多人感受到甲骨文的魅力”。
字字藏着老祖宗的巧思 将出版甲骨文四大名著
谈及近期值得关注的创作内容,黄小姐特别提到关于介绍造字法的动画作品:“不少人误以为甲骨文仅仅是简单的象形符号,实则不然。古人造字逻辑极为严密,早早就运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六书’法则。也正是基于此,甲骨文才构建起了系统性的文字体系。”
此外,甲骨卜辞系列动画同样亮点十足。以《商朝小王子不想上学怎么办?来自 3000 年前的请假条》为例,黄小姐分享道:“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的一片龟甲,上面刻写了商朝小王子生病了、询问上天能不能不去上学等卜辞。观众观看后会惊喜发现,古人堪称抽象表达的高手。这些看似古朴简约的甲骨文字符背后,藏着老祖宗们的幽默与巧思。”
视频《商朝小王子不想上学怎么办?来自 3000 年前的请假条》
除了生动有趣的视频动画,“博物汉字”也在不同领域积极探索,不断拓宽甲骨文传播边界。“我们已出版了《甲骨文画经典》系列图书,选取了《西游记》《中国神话》《封神演义》中的经典文本。每个故事都通过四格漫画呈现,画面中的人物和背景元素是利用甲骨文绘制而成的,生动、传神。”特别是《西游记》分册,用甲骨文绘制的唐僧师徒、神仙妖怪,动作神态栩栩如生,“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接触到难以理解的古老文化,顺便轻松读了本经典,一举两得”。
黄小姐透露,“博物汉字”年内还将继续完成甲骨文版四大名著的出版计划,同时围绕儿童识字、历史故事、国学经典等主题,持续推出更多优质图书。在文创周边领域,团队还以商朝青铜器与“鸮”的猫头鹰形象为灵感,设计了全新吉祥物,并着手开发毛绒玩具、小贴纸等系列周边产品。“目前正与工厂紧锣密鼓地进行打样,成品超级可爱,非常值得期待。” 黄小姐说。
甲骨文版《西游记》
“我们今年有一个全新的尝试,就是制作甲骨文VR视频,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黄小姐兴奋地表示,“VR甲骨文”的项目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筹备,可以说是全世界首个以甲骨文为主题的VR作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大胆的突破,预计会在孩子们的暑假前正式上线。希望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大众沉浸式感受甲骨文的魅力,开启传统文化传播的全新体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鲁玥
校队 朱亚萍